返回第393章 且慢(第2/3页)  奋斗在开元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非战……”

    张侍郎听了安禄山的问题,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果然。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反正现在问到了他的头上,他不开口确实是不行了。

    众人不知道人家到底是怎么想的,也许人家张侍郎根本就不愿意参与三堂会审,又或者人家谨守自家的本分,就是一个“以备咨询”,没有问到他,坚决不开口。

    兵部的张侍郎,自从来了大理寺之后,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就着红袍稳稳当当地坐在那里,即便袁仁敬和杜九郎因为他的份差点吵起来,他也一言不发。

    张侍郎你是我大唐军中宿将,你给评评理,我三万将士对阵六万胡人,能赢,固然好,但是打输了,是不是也是正常?”

    那一战,四部胡人集中了所有人马,足足六七万人,我部仅有将士三万,又是突然遇袭,这才大败亏输!

    却没有想到,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胡人部落早早就接到了消息,不但没有分散在塞外,反而联合到了一起,然后与塞外伏击了安某。

    按照一开始的构想,应该对四部胡人个个击破才是。

    “安某奉幽州节帅张守珪张节帅的将领,提兵三万,出塞寻找胡人决战。

    所以,安禄山也收起了刚才的混不吝,恭恭敬敬向着张侍郎行了一礼,这才开口辩解自己的罪行。

    什么兵危将险,什么兵家常事之类的闲话,跟人家兵部张侍郎可扯不着,你要是不说具体的占据况,惹怒了张侍郎,人家直接一个定罪,他安禄山绝对百口莫辩了!

    最关键的,如今是审判!

    简单来说,开远朝的各个方镇,是战斗序列,而兵部属于行政管理部门,虽然很少能把命令下到安禄山上的偏将一级,但是将领考核、叙功等等事务,都是兵部在负责。

    想明白了这些,安禄山顿时心中一沉,他敢跟袁仁敬胡说八道,他可不敢跟兵部侍郎胡扯,虽然他隶属幽州节帅张守珪,但是也在兵部的管辖之下。

    现在一看,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大理寺为了三堂会审自己,竟然把兵部侍郎也请来了。

    他也没多想,因为这五位堂官上的官袍迷惑太大了,三红两青,一看就是三位四品高官,和两名低级官员,安禄山以为三法司分别带了一位四品高官来参加三堂会审,然后两名低级官员就是添头。

    他一开始进门的时候还纳闷呢,不是说三堂会审,是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个衙门联合办案吗,怎么大理寺二堂之上做了五位官员?

    安禄山一听,顿时一愣,深深地看了兵部张侍郎一眼。

    这样,正好,张侍郎就在这里,你给张侍郎解释解释,三万大军出塞,全军尽墨,你这个主将却何罪之有?”

    幽州偏将安禄山,既然你说我等司法官员不懂军阵之事,也对……

    “介绍一下,这位是大唐尚书省兵部张侍郎!

    袁仁敬抬起手,向左侧一示意,那里正是兵部张侍郎和谢直的座位。

    辛亏早有准备!

    因为“硬货”也就是拒不承认而已,安禄山倒好,直接质疑主审官的资格了——你一个司法方面的官员,从来没有接触过军阵,有什么审问军将的资格!?

    为啥?

    当然了,安禄山这种,肯定不属于第一种“怂货”,可是要说他是个第二种的“硬货”,仿佛也不太准确……

    这种人,相对于第一种怂货,自然是难办一点,但是大理寺办了怎么多的案子,也不可能属于那种你不承认就能放过你的,找人证,找物证,只要准备齐全了,你不承认!?我管你那个呢!?直接定罪!而且由于“硬货”的这种“负隅顽抗”的态度,在量刑的时候,一般都会按照道:

    三万将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