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今不如昔(第2/3页)  国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连续亏损2年时间,但只能说刚开始走下坡路。

    何况订单减少的事情,早就被各个厂长汇总到了后方基地管理局。

    新改组的后方管理局,重要程度在沪江市政府内部下降了半个台阶,从厅级降为副厅级单位,从市委办直管单位变成了一般单位,新调来的局长和书记都是副厅级干部。

    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此变动自然拨动了许多人的心弦,皖南小三线基地的未来何去何从?

    “市委对后方管理局的意见非常明确,就是服从全国一盘棋策略,以前如何工作今后也一样工作,市里依旧会保持原有支持力度。

    有传闻说,要取消小三线建设,全部职工搬回沪江市上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历年来为了建设81个企事业单位,沪江市总投资超过10个亿资金,后方管理局现有职工总人数6.2万人,随迁家属1.6万人!

    如此大的家当哪能轻易说搬家就搬家,谁能为那么大的资金和那么多的人力负责!

    在座的厂长回去后要做好本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将这个问题澄清讲明白,市里方针保持不变,让大家继续安心在皖南山区工作。”

    新上任的后方管理局局长,在为其就职而召开的全局领导干部大会上斩钉截铁发言,要求保持小三线基地的稳定。

    小三线基地,对沪江市政府来说,属于烫手山芋。

    前期投资了10个亿,挤占了市里大笔建设资金,还抽调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进山支援,现在每年除了工厂收支结余之外,沪江市还得财政补贴2000多万元资金。

    从经济账来算的话,这是一笔长期亏本的买卖。

    三线建设是国家中央层面的战略决策,属于中央、地方和部队三方共建,但主导权却在中央手中,地方政府无力干涉。

    因此,对小三线基地,沪江市就算想调整也无能为力,这个权力在仅保留在中央。

    上面不发话,下面不敢乱动。

    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继续输血,保持皖南小三线惯性运行。

    话说回来,接到厂长们纷至沓来的订单减少报告,刚上任的后方管理局领导班子也很头疼。

    尤其局长和书记都是从沪江调来新上任,本以为军工厂效益应该不错,没想到眼下情况却不容乐观,嗷嗷待哺等着他们送米下锅。

    小三线全部81家企事业单位,其中生产类型的军工厂54家,剩余27家都是配套单位,比如运输车队、后方医院、子弟学校等。

    军工厂类型也五花八门,有的生产步枪、大炮、手榴弹等常规武器,也有研制高射炮、火箭炮这样的新式武器,还有制造雷达、电台、集成电路等高科技配套产品,可谓是一个军工小社会。

    光是依靠皖南小三线的军工产品,就足以武装起来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毕竟它可是为了沪江大都市规模而配套的战备基地。

    可就是这些为了备战备荒的军工厂,伴随时代的变迁,命运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明眼可见,来自军工的订单逐步减少,想要单靠军品吃饱饭怕是妄想。于是,后方管理局领导班子经过综合讨论后,决定小规模尝试向民品发展。

    “我们将小三线基地的现有情况汇总后,历经认真讨论并报市委同意,决定小规模抽取几个厂试点向民品生产转变。简而言之,就是从单靠军品走路变成军品、民品两条腿齐头并进。

    市里将调动相关企业配合我们开展转型工作,比如你要搞风扇厂那么市里企业会无偿转让技术并派专家上门指导,总之我们有好的可行想法,市里就尽量满足帮忙。

    还有2个月就到年底,大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回去集思广益,看看能不能拿出有效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