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府州折家(第1/2页)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兵图什么?吃粮拿饷,沒钱又没有粮,吃不饱又穿不暖,谁他娘的还跟着你混?图什么?又看不到什么前途和希望。

    这种情况下,继续抗争下去,只会逼着几十万大军倒戈相向,倒不如主动的降了。

    反正已经降过二次金国,又降过一次华夏军,再降一次华夏军又如何?

    至少开封城内还有他的嫔妃和皇后,还有他的帝姬,虽然太子赵谌死的有点不明不白,但他还年轻,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虽然他的嫔妃们大都已经被金军污辱过,但大元帅说过会给他一个王爷当,有钱又有地位,不愁找不到清白的女人为他生儿子。

    所以为什么要反抗呢?带着几十万宋军投降,难道不是一件大功吗?

    李纲没有表示支持,但也没有表示反对,大宋江山气数已尽,这是不争的事实,任谁都看的很清楚明白。

    张军大元帅是汉人,华夏军也是汉人的军队,华夏军军纪严明,作战能力也强,面对金军不仅敢打,而且还能打赢,把金军赶出了中原。

    华夏军对老百姓也好,扶危济困,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拿出珍贵的粮食,救济百姓,这一切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开封的老百姓,更是感恩在心,直夸华夏军个个都是好样的,对老百姓像亲人一样。

    这样的队伍,这样的大元帅,李纲心里无法抗拒,也找不到任何的理由,反对向华夏军投降。

    连老皇帝赵桓都不想打,老臣李纲也不反对,其他人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了。

    对于一些文官来说,他们更没有理由反对了,与其这样半死不活的,看不到什么前途和未来,还不如早点改投华夏军。

    听说华夏军那边,还缺很多的官员,治理地方州县,既便是张军大元帅登基称帝,也还缺少朝廷中央各部的官员。

    现在早点投过去,说不定还能早点占个好位子,何乐而不为呢?

    张军收到了应天府归降的捷报之后,命令张叔夜和韩世忠,带兵追剿赵构的二十万大军,准备在郑州解决残余宋军,同时传令四方,若有不肯归顺华夏军的,定会派兵去剿灭。

    赵构带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想从郑州绕过去,直抵潼关,这么大的目标行动,张军又不是瞎子,手下的情报组织特工,又岂会侦察不到这种情报。

    当张军知道宋军的目标和打算时,张军也不得不佩服,赵构选了一个好地方,一旦赵宋小朝廷真的躲到成都府去了,将来说不定还真是一个大麻烦的事情。

    金国到了亡国时,都未曾打到成都过,刘备在成都称帝,曹操也没能把刘备消灭,蒙元的蒙哥大汗,更是葬身于巴蜀之地的钓鱼城下,致使统一的大蒙古国四分五烈,停下了征战世界的脚步。

    张军自然也不敢托大,所以他是绝对不希望,放赵构去成都府的,无论如何都要在赵构入川前,彻底的解决掉这个后患。

    郑州离开封府只有不到一百公里,骑兵一日之间便可以来回几次,是保护开封府的外围重要州县,必须牢牢控制在手中,并派重兵驻守。

    驻守在郑州的守将是老将王渊,胡忠则率军十万驻守在朱仙镇,牛振刚率军十万驻守在通许镇,拱卫着开封的安全。

    经过了半年时间的发展,中原各地的抗金义军,都纷纷的接受了华夏军的招安,相比于那些山匪路霸,则因为不想受华夏军的纪律约束,大都投了康王的大宋兵马大元帅帐下。

    华夏军一边攻占中原各州县,一边收编符合条件的各地义军,山匪路霸,队伍发展的很快,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了。

    加入华夏军的条件非常严格,用张军的话说就是宁缺毋滥。

    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排队,想要加入华夏军的队伍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