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海瑞简史(第1/4页)  江湖通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海瑞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本名

    海瑞

    别称

    海青天、海忠介

    字号

    字汝贤

    号刚峰

    所处时代

    明朝

    出生地

    海南琼山

    热点关注

    人物生平以一人之力对抗明朝的官场潜规则,清官海瑞到底有多“清”

    海瑞去世后,南京人民奔走相告,出丧那天,不少店铺自发停止营业以示哀悼,普通民众纷纷前往参加送葬,送丧之人白衣白冠,哀声不绝于道,延绵逶迤的队伍竟长达100多里。...

    历史事迹清官海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两年后,海瑞逝世,身后连殓葬的钱都是别人给他凑的。南京市民罢市,十里长街为他送行。一个迂腐的清官,却从此定格。没有人愿意承认,他或许是比张居正更伟大的改革家。...

    解读时代决定官运:中国历史上两大清官的仕途比较

    海瑞的悲剧在于,他处在了明朝“最好的时代”而不自知,老是发出不合群的嘈杂之声,所以就被和谐掉了。而包拯的幸运在于,他身处的时代或多或少让人相信:批评,让世界更美好。...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海瑞的祖先原籍福建,南宋时有个名叫海俅的人,从福建迁移到了广州,海俅的重孙海逊子在明朝开国之初是广州卫指挥(正四品武官名)。海逊子的儿子海答儿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从军来到海南岛,就在琼山县落了户籍。海答儿的儿子海宽,中举后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有子侄海澄、海澜、海翰、海鹏、海迈五人,其中海澄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其他还有三人中过举人。唯独海瑞的父亲海翰无所作为,只是个廪生(享受政府膳食补助的在学生员)。

    海翰娶妻谢氏,谢氏于正德八年(1514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生下海瑞。海瑞出生四年后,父亲海翰便故去了。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靠祖上留下的几十亩田,勉强维持生活。谢氏性格刚强,对海瑞要求很严格,不让他像一般儿童那样嬉戏玩耍。海瑞自幼攻读诗书经传,他立志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号“刚峰”,取其做人要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意思。

    海瑞读书时,正是王守仁学说盛行的时期,王学的要点除了主要方面是唯心主义以外,还有提倡知行合一、理论和行动一致的积极方面。王阳明还提倡“立诚”,反对伪君子式的“乡愿”作风。这些对海瑞日后的为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举教学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写了一篇《治黎策》,在这篇策论中,海瑞正对海南黎患不绝的现状,提出开通十字道路,设县所城池,中峙参将府兵备道的见解。此年,海瑞得中举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海瑞上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