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6章 其编实我是胡编乱造的(第2/4页)  我在曹营当仓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百姓们继续做牺牲品吗?!    是非对错,千百年后,后世自有公论!”    面对楚云接连不断的厉声质问,荀彧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当然不是楚云所说的那般恶劣。    但荀彧也不得不承认,因为没有亲身经历和体验过最底层百姓们的艰苦日子,他确实忽视了战争对百姓的伤害。    某某地发生战事,百姓人口锐减几十万,从数据上看,仿佛只是大笔一挥,就得出了结果。    可那死去的数十万人中,每一个都曾有姓名,有家,有在世间存在过的痕迹。    这是没有亲自体验过,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事。    荀彧必须承认,能终结当前乱世之人,非曹操莫属。    而曹操顺利称王,对他加快一统天下,只有好处。    乱世的终结,确实是天下万民的福祉。    只是过去的他忽略这一点,只一心想着复兴汉室,让一切回到天下大乱之前。    可是现在转念一想,汉室的堕落可不是一朝一夕那么简单。    就算曹操能效仿范蠡,这天下最后重归汉帝的手里,百姓真的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吗?    谁知道会不会再度上演外戚与宦官间的争斗,又是买官卖官,又是农民起义?    就算曹操肯还政于君,满朝文武,又有谁会答应呢?    到时候飞鸟尽良弓藏,有多少为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朝廷栋梁,会惨遭清洗?    包括曹操在内,有几人能得善终?    荀彧终于换换意识到,他所希望看到的,不过是个过分理想的幻景。    而楚云口中所描述的,才是一直以来,百姓们经受的血淋淋的现实。    沉默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    楚云没有催促,而是静静等待着荀彧将一切都消化。    终于,荀彧合上眼,一声长叹之后,缓缓开口。    “将军的意思,我明白了。”    像是一念之间有所成长般,荀彧仿佛下定决心,道:“主公的称王大典上,我会出席的。”    仅仅一句话,象征着荀彧已经放下了在心中根深蒂固多年的执念。    “谢荀令君,如此,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是我该多谢将军才是。”    看着相互道谢的二人,荀攸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并暗中向楚云递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如果不是楚云来得即使,劝阻荀彧,说不定荀彧就会跑到曹操面前大闹,坚决反对称王之事。    到时候,事情会发展到怎样的地步,没人能猜得到。    “车骑将军,公达,谢谢你们今日前来宽慰我,不过时候不早了,我也有些累了,今日不妨就到此为止吧。    改日,我必亲自登门向将军道谢!”    荀彧堵塞多年的心终于舒服多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身心俱惫之感。    今日,因为曹操意欲称王一事,荀彧已经太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好,既然如此,就请荀令君好生休息吧,我就不多打扰了,告辞!”    说着,楚云拱了拱手,道别之后,转身就要离开。    荀攸见状,也嘱咐荀彧注意身体好生休息,就随楚云一起离开了荀彧的府邸。    出了府邸大门,没走几步,荀攸就像楚云鞠躬行大礼。    “多谢车骑将军,救了叔叔一命,更是挽救我们荀氏免遭大祸!”    与荀彧不同,荀攸要识时务得多。    他很清楚,楚云今日特地来次,就是专程要拯救荀彧的。    “公达先生言重了。”    楚云摆摆手,没觉得自己做了多么了不得的事。    “不过,说起来,在下也没想到,原来将军当年出身寒苦,也是历经艰险,才有今日成就!    将军的遭遇,尤其是那位小姑娘的遗言,实在是让在下听得心如刀绞!”    荀攸动容地感叹着,心想也难怪叔父那么固执的人,都会被楚云给说服。    可他万万没想到,楚云接下来的话,险些让他三观尽毁。    “哦,你说那个啊,说起来让公达先生见笑了。”    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