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0章 荀彧之托(第1/2页)  我在曹营当仓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嘘……”荀彧做出不符合身份的噤声之举,悄然道:“中郎将莫要声张。”

    楚云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当下整理表情,深呼吸后,低声问道:“令君说的可是真的?”

    “若非如此,我今日又岂会来叨扰中郎将。”以荀彧的身份,本不必对楚云这般敬畏,可见此次荀彧确实遇上了麻烦。

    多年前,曹操起事之初,虽有宗族弟兄响应,但始终不曾有世家大族的名士前来投靠,就是因为曹操的父亲虽也曾通过买官的方式位列三公,但其阉宦之后的出身依旧为世家大族们所嫌弃厌恶。

    直至荀彧作为开辟者般的存在,成为第一个投靠曹操的名士,此后,曹操在天下诸侯中的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荀彧作为榜样,士人们开始愿意尝试接受曹操,并投靠曹操,譬如与荀彧同样出自颍川荀氏的荀攸,宁可赋闲在家数载也要坚决弃袁绍而去的郭嘉这等为曹操倚重的谋士,虽有曹操迎献帝的因素在内,但荀彧这位曹操谋士集团的领头羊,还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荀彧,也就没有曹操如今群星璀璨的颍川谋士团,曹操更不会有今日之盛。

    自荀攸投靠曹操以来,虽不曾立下大功,但在数次小型战役中屡献良策,也颇为曹操所喜,如今为已经过去的事耿耿于怀,还明确表示要借此事追究荀攸的罪责,这属实让人费解。

    “可是……”楚云警惕地看着荀彧,感觉事情似乎远不止这么简单,“令君,公达先生是您的侄子,叔父眼下若是执意要追究公达先生的责任,令君来找在下,在下恐怕也是有心无力,爱莫能助。”

    开玩笑,荀彧在曹氏集团的地位近乎与夏侯惇齐平,甚至还隐隐凌驾于夏侯惇之上,如曹操的合伙人一般。曹操既然扬言要向荀攸问责,就代表此次连荀彧的面子都不打算给,这种时候,荀彧来找楚云,岂不是要拉楚云上贼船。

    “中郎将说笑了,如今朝堂之上,谁人不知明公最信赖之人,非中郎将莫属?”

    这么大一的这么简单。

    因此,楚云的内心是想拒绝的,但想到人家堂堂荀令君纡尊降贵来府上登门拜访,上赶着求自己出手相助,脸皮薄的楚云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推脱拒绝的言语。

    见楚云神色间有为难之处,荀彧俊逸的面容上也流露出一丝过意不去之色,但最终他还是坚定地向楚云坚持道:“还望中郎将出手相助!”

    荀彧那近乎恳求的言辞,使得楚云更加为难,想到自己先前出战时,身上披着的一直是荀彧所赠的软甲,再加上自己本就对荀彧高洁的品格怀有憧憬与敬意,最后只得把心一横,勉强道:“在下不敢向令君保证什么,只能说,愿尽力而为……”

    “既如此,在下多谢中郎将仗义出手。中郎将远道而归,想必身心疲惫,在下就不久做叨扰了,告辞。”

    就好像生怕楚云下一秒会反悔似的,荀彧抬起腿就要离去。

    “我送您。”

    “中郎将请留步,不劳烦中郎将了,还请中郎将安心歇息,”

    打算亲自送其离去的楚云被荀彧阻拦。

    如此,楚云只得目送荀彧健步如飞地迅速离府而去,明明只来过一次,荀彧却能以强大的记忆力记住来时所经过的每一条路,以致仅凭自己也能在错综复杂的偌大楚府安然离去。

    “哎,这个荀令君,此次当真是给我出了一道难题……”眼睁睁看着荀彧离去的楚云一声长叹,懊恼地挠头感叹道。

    再大的难题,既然已经应承下来,懊恼已于事无补,楚云唯有静下心来,细细思量。

    基本上,唯一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曹操打算找荀攸的麻烦,不必说,当初徐州之战荀攸未曾回书信只是一个幌子,无异于荀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