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国祚东移(第1/2页)  三国之酒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罢雍凉,回转关东。

    董卓迁帝入关内,关东诸侯畏惧险关难攻,车骑将军袁绍起了别样心思,即书信告知酸枣诸侯。

    中军帐中,曹操从扬州募兵新归,得甲士三千余人,再也不言西进话语,每日与酸枣诸侯饮宴,只待诸军粮尽,散场谋私。

    “诸公,今董贼携幼帝入长安,局势更显晦暗,即便破了成皋一关,入洛阳也得一座空城。若想再西进,崤函一关万夫莫开,诸公有何良策?”

    孔公绪问策,众人不答,曹操也兴致淡淡,与身旁侍立的夏侯惇谈笑。

    孔公绪见状从怀中取出书信:“车骑将军言帝君年幼,关塞远阻,恐董卓迁怒于幼帝,难保帝君安危,遂愿请国祚东立,幽州牧刘虞仁义远播,贤才俊豪,有圣主之象,可为新帝,诸公以为如何?”

    私心大,大不过袁绍,这位车骑将军竟然想私自废帝另立,舍弃凉州与三辅地,分汉之天下。

    “如此甚好,刘幽州的确圣德爱民。”

    “伯安公可为天下共主。”

    “早就应该如此了。幼君难成大事也。”

    如此悖道言论,竟得人人称赞,可见所谓的匡朝宁国下藏了多少私欲私心。

    “荒缪!害怕董卓迁怒陛下,就另立皇帝吗?那届时董卓会拱手放还幼帝吗?全是无稽之谈。”曹操一心灰意冷之人都听不下去了,这群家伙没有半点扶汉的意愿,真是刘氏之悲。

    “曹孟德,你既有如此雄心,为何不去攻打成皋?人贵有自知之明,全军只有你一人败绩,且牵连济北相重伤,你还好意思在此阔论天下?”

    曹操闻言愤怒之极,苟且之辈竟然嘲笑勇进之人,这哪是大汉的联军:“董卓独霸朝政,祸害忠良,残杀百姓,行暴虐之举,人人共知。如今我等聚义兵讨国贼,天下皆作响应,这是为什么?

    因为吾辈乃正义之举,幼帝虽弱,但无昌邑王亡国的过失,擅自改立新帝,天下何人能服?

    盖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曹操甩袖离席,只留众人面面相觑…………

    再表南阳郡,后将军袁术殷勤招待车骑将军使臣,见太守府内。

    “本初遣汝来,有何要事?”袁术近日心情不佳,他麾下的破虏将军孙坚在梁东吃了败仗,被徐荣杀的丢盔卸甲,折了大将祖茂,如今收拢残兵败将屯驻阳人,每日还问袁术讨要粮草。

    “明公遣吾来,是为将军指条明路。”使臣也听闻了梁东大败,故作高傲态。

    袁术面色不喜道:“且说说看。”

    “如今董卓据关而守,关东诸兵难进也,我家明公欲请后将军同表幽州牧刘虞为新主,将军可愿否?”使臣递上书信。

    袁术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使臣,打开书信作观,一刻后勃然大怒:“周勃,灌婴也能拿来当故事人物,不过谄媚之徒罢了,袁本初所图甚大呀!什么叫做幼帝非灵帝血脉?难不成帝君是石头所生。

    圣君年幼的确受董卓所胁迫,但圣君聪叡,有周成王的潜质。又无帝王过失,怎可另立?”

    “将军……”

    使臣刚想开口便被袁术抬手制止:“袁本初想让汉家同室操戈吗?东边一个皇帝,西边一个皇帝,那该乱成什么样!”

    “将军……”

    使臣又想开口,袁术再出言打断:“公路是大汉的忠厚人,莫要和我说这些,术拳拳赤子之心,只为剿灭国贼,高官厚禄与我如浮云。”

    “将军……”

    “叉出去。”袁术看着桌案上孙坚的求粮书信,此时更显烦躁。

    ………………………………

    续说幽州蓟城。

    牧方者刘虞到任后,精简幽州各部杂兵,同时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