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迁民伊始(第1/2页)  三国之酒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平元年十一月上,董卓携汉帝西赴长安,迁民之事也如约而行。

    自渭阳君董白劝阻凉骑刀兵后,保全洛阳多数富户与百姓,引时人感激,叹曰:董家出了良善子。

    洛阳城前,司隶卒分列道路两旁,百姓依次在官道前行,也不乏车马细软的富户。

    谏议大夫荀彧坐于城门楼前,摆案记录民册,上百位甲士立于其身旁,依序递上竹卷。

    “城东四十余富户未及通禀,私约出城,已被天水校尉擒获,校尉问大夫该如何处置?”一甲士道。

    “并入先行诸部,让他们供应二十户百姓,以作惩罚。”荀彧手中笔儿疾书,半刻也停动不得。

    “荀官长,渭阳君来了。”城下又来一甲士。

    荀彧眉头一皱,只得停了活计,迎见渭阳君,毕竟此女在名义上是保民迁都大功臣。

    “案上竹卷莫要乱动。”

    荀彧叮嘱了一声后,快步进入城门楼,见董白独坐堂中饮茶。

    “渭阳君昨日已该动身,今朝怎还在城中?”荀彧持笑行礼,道了一句客气。

    “吾先行也无事,驾下千余飞熊军护卫吾一人着实奢张,荀官长可否安排本君与民同行。”董白数月来连日奔波,制止凉骑杀戮,与景桓党人,诸百姓富户多有接触,很喜欢这种救人心安的感觉。

    “渭阳君淑德晓义,实乃百姓之福,那便请渭阳君与中三部百姓同行,防止迁民骚乱。”荀彧选了最稳妥的中行部,有司隶卒和飞熊卫双重保障,可护董白周全。

    “吾即刻启程,陈道人自请相助荀官长,还请官长莫嫌。”董白第一次见道人如此殷勤,自然不会扫了其兴致。

    “如此甚好,渭阳君,请!”

    遂二人出城门楼,见一景。

    平素懒散的陈道人端坐于荀彧方才的木案前,沉目持笔,书卷不怠,周围甲士所报事件,皆能沉稳处理。

    “道人,中四行部有泼皮闹事,携民求粮。”

    “驱卒鞭笞,若再延误行程,可杀一儆百。”

    “道人,先行二部与凉骑辎重兵发生冲突,双方僵持不下。”

    “令天水校尉亲赴处理,不可伤民,亦不能伤凉州兵。叮嘱孔显,慎重而为。”

    董白又是第一次见这种状态下的陈道人,此刻的他像一个沙场将军,从容指挥千军万马,且伴言出法随,不容任何人质疑。

    “陈道,吾要走了。”渭阳君轻声呼喊了两句,陈道人充耳不闻,一心只在公事。

    “渭阳君,且先行,彧会与为公先生说明。”

    荀彧活动筋骨,亲送渭阳君下城,之后折返楼前,立于陈道身侧。

    过了许久。

    “走了?”陈道停笔悠悠开口。

    “先生这隶书行文比天子诏还要严谨三分。”荀彧活动手腕说道。

    “莫作打趣,贫道与你分摊。”

    “多谢先生。”

    继二人各列一案,共议迁民杂事,以求各家周到。

    ………………………………

    话回长沙太守孙文台。

    且说孙坚与荆州刺史王睿有隙,时诸侯起兵共讨国贼,孙坚也在其列。整军北上襄阳后,斥令刺史王睿出兵相助,王睿不从,反让孙坚先去攻打武陵太守曹寅,了却私人恩怨后方才出兵。

    孙坚大怒,假借朝廷使臣之手,兵犯江陵,逼迫王睿吞金自杀。

    继,孙坚又至南阳郡,向南阳太守张咨借粮,张咨初时以伤病拖延,孙坚大度反送礼品安慰,但久日也不见张咨提粮草之事,遂心生怨念,将其杀之,给其扣上与董贼私通的罪名。

    之后,袁术以后将军的身份逃至南阳,孙坚见状审时度势,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