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八章 石包谶(第2/2页)  三国之酒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以为汝已离开洛阳。”董卓看了一眼崔琰,张郃道。

    “荀彧是汉臣,怎会弃朝廷不顾。”荀彧直视董卓道。

    “那便请文若为陛下谏才。”董卓拍了拍荀彧肩膀,立于其身后,那粗犷气息直扑荀彧脖颈,一言不悦,身死自寻。

    “陛下,彧以为上党太守徐晃,河南尹军司马张辽可平白波逆贼。”

    “丞相以为如何?”刘协弱弱的问了一句董卓。

    “好,文若真乃王佐之才,那兵马从何而来?”董卓大笑道。

    “自是中郎将营与中牟驻兵。”荀彧分景桓党人之兵平逆贼外虏。

    “妙哉!文若!好汉臣。陛下下令吧。”董卓笑意不减,折返坐席。

    “既如此,那便依谏议大夫之言,让二将即刻赶赴河东郡讨贼。”刘协道。

    董卓满意的点点头:“众卿,本相还有一事,近来洛阳出了石包谶,语指洛阳误朝,本相想迁都长安,各位以为如何?”

    石柱是李儒所埋,董卓畏惧关东诸兵,欲要迁都避祸,即有了今日局面。

    司徒杨彪闻言立即起身制止:“董相,不可听信神鬼之说,迁都非良策也,昔年盘庚迁殷,百姓多有怨之。且王莽霍乱长安,致使民生凋敝,宫廷残破,故光武帝移都洛阳,如今洛阳长治久安,百姓自怡,怎可弃宗庙陵园,而赴荒山乡野?”

    “哼!杨司徒此言差矣,函谷关以西,土地富饶,民生殷勤的很,且景桓侯治扶风,留下千里沃园,足以供养朝廷。此外陇右多石木,建筑宫廷绰绰有余。至于宗庙嘛,右扶风有武帝茂陵,以后皇帝就葬在那儿吧,这样可算周全否?”董卓去意已定,谁也妄想更改。

    “迁都改制,九鼎不存,人人去追逐那天下,董相要置刘室于何处?”杨彪全是肺腑之言,一旦迁都,刘家仅有的威仪都会荡然无存,届时天下又变成了春秋之乱。

    “杨文先,你这是在指责本相吗?”董卓此时心中已经将杨彪和黄琬踢出了三公之位,只差一个天生异象之灾。

    “董相,莫要动怒,彧以为迁都之事可做商量。”荀彧再次出列,为杨彪解围。

    “哈哈哈!还是文若懂得天下大事,比某些老朽木强多了。”董卓越看荀彧越是喜爱。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