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六章 古来轩(第2/2页)  嗜血神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的背街小道,所以根本没有遇到堵车的情况,很顺利的来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宅院门前。

    杜林下车往门前一站,抬头便能看到门楣之上挂着一张三米多长的匾额“古来轩民间收藏博物馆”。

    博物馆的大门没有开,左右两边各开了一个小门,分别立着两块小牌子,白底红字写着“入口”、“出口”,不过无论哪个口都没有看到有访客进出,看来经营情况比较惨淡。

    这也是华夏绝大多数私人博物馆的现状,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国有博物馆藏,都来源于皇室珍藏和出土发掘,这与华夏的文物法有关。

    文物法明确规定,凡是出土的东西其所有权都归国家所有,由此演绎出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例如有一位农民将一件地里挖出来的古董千里迢迢送到相关部门时,所得到的竞是一两百元的辛苦费,而同样的古董在拍卖会上则能拍出价值几十万元的高价,这样的结果最终造成了大量的文物流失。

    如果你认为,大量文物流向海外给我们国家就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那你就错了。如果你了解那些收藏我国文物的国家是什么样的民俗,你就会轻易的发现,这些国外的博物馆热衷于收藏华夏文物,不过是把它们当做炫耀自己过往辉煌的见证罢了。

    因为不论他们收藏的华夏文物有多么的珍贵,哪怕是一件西周的青铜器,在它们的拍卖会上,拍出的价格也永远不会高出五百年前他们自己国家一位著名画家随手涂鸦的一幅油画。

    其实也不光是外国,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这样,孩子总是自己家的好,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在那些国际上的拍卖会上,拍出天价的华夏文物都是华夏人自己抬出来的高价。

    所以当华夏重新崛起之时,国家投入了大笔资金来收购流失在海外的国之瑰宝。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任何一位有民族自尊心的领导人都希望本来就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这样的“回流”风潮却出现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结果,就是东西越拍越贵,东西越来越多。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