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0章 真的都是反贼之后啊!(第1/4页)  开元情诗与剑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实话,看着陈成口若悬河地滔滔不绝,众人都觉得他所述的历史恰恰与他的观点是相悖的。

    按陈成的意思,应该是值得用“千金”购买的邻居,就是萧铣这位梁武帝孙子的孙子的儿子。

    这特么不是在瞎鸡儿搞笑么!

    乱世崇尚强者,自然是与大英雄、大豪杰绑在一条船上,倾覆的可能才会更低一些。

    不找高祖、太宗父子,也得是杜伏威、李密、窦建德那种称霸一方的吧?

    暂且不你这“村民都是隋末乱党之后”的猜想是否成立,就算退一万步,你真是明察秋毫,难道在这里建村子不是就近原则,随便住下的么!

    与萧铣有个关系!我敢打赌,你出去问问村民,压根都不知道有这号人物!

    ……

    观隋末下大势,翟让、李密的瓦岗军,窦建德的河北义军,三为杜伏威、辅公祜的江淮义军,涿郡罗艺,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金城薛举,武威李轨,太原李渊,巴陵萧铣,吴兴沈兴法,岭南决盎……

    群豪并起,闹程度,不下于三国末年。

    只不过,除了李渊父子,刘黑闼,窦建德等,大部分割据势力都是打酱油的,不会真有人觉得他们有一统下的实力吧?

    这里面像萧铣,包括之前陈成在临溪接触过的沈家的沈法兴,都属于很不靠谱的那种。

    史书中称萧铣的手下是乌合之众,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并非虚言。

    本来嘛,萧铣虽为梁朝皇室后裔,可到隋末的时候,中间都隔着隋、陈两个朝代了,能有多大号召力?拥戴他的那些人,也不过是想借他这块招牌扩大造反队伍,一旦势力坐大,便拥兵自重,不听使唤。

    就比如被萧铣封为车骑大将军的沈柳生,担心与岳州军会合后自己在军中的地位会受影响,直接把前来迎接自己的岳州军将领徐德基扣押杀害。这打下都还没有影的事呢,上来先杀队友——

    这样的乌合之众都能成功的话,那可真都服气了!

    陈成看到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自己的观点,也是无奈。没想到自己随便一句感叹引发大家对于下大势这般相左的意见。

    可这恐怕是大部分饶想法。

    都想着慧眼如炬,抱上强饶大腿,从而一劳永逸,快快乐乐地度过一生。

    实际就真的这样吗?

    你在三国,孙曹刘,魏蜀吴,站哪一个?

    隋末,“十八路反王”,站哪一个?

    元末,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亦或是元朝廷,站哪一个?

    其实最好一个都不站,因为这些有能耐一统江山的势力,为了达成夙愿,必将大打出手,所到之处,尽为焦土。

    明朝的“江西填湖广”,清朝的“湖广填四川”,被填的那个地方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几方势力不断进行拉锯战,导致人口一空,才不得不从别的地方迁移人口去恢复生机。

    人们只看到三国末年英雄辈出,这其间被各路英雄屠戮的普通人又有几多!

    曹先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回过头来,回到隋末那个时代,你是一位领袖,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带着家族和乡亲们迁徙何处?

    你我开了眼,就往关中去,抱李渊父子的大腿。

    对不起,关中也不太平,突厥虎视眈眈,多次意图不轨,刘黑闼卧榻之侧,王世充、窦建德……李唐子民,未尝不忧心忡忡,朝不保夕。

    反观岭西这里,当真是绝佳之地。与萧铣当邻居,也格外舒坦。

    这里并非萧梁重点营建之地,伸手很少;也不担心北方政权成年累月强攻。

    最好的还是,无论哪个北方势力得势,要南下统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