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9章 与“新佑卫门”比佛寺诗!(第1/4页)  开元情诗与剑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成拿出一首久经雕琢的作品,收到了超乎意料的反馈,李氏三杰还好,始安七少和黄峻一帮人,自“狙公芧”开始就没听懂半个字,不知道他们究竟在打什么哑谜。

    陈成见状也检讨自己不该偷懒拿这首诗出来,搞不好就要暴露真实身份了。

    可好的一面是,黄峻邀请来的这些帮手,现在无一人敢小瞧陈成了,也知道这人昨天能险胜梅英卫一局,的确有其真本事。

    七少年看陈成,更是且敬且畏,说不上理由就是觉得这家伙真厉害——兄弟几个到底是谁昨天先提议要拍他的老虎屁股的?

    李氏三杰现在只剩下老大李吉一个,需要他来扞卫七律派的尊严了。

    如果他也不能战而胜之,那么“七律派”要比昨天连输三十多场的“七绝派”更加丢脸,毕竟他们可没有派出任何一个拿到“诗士”段位的选手上阵。

    这至关重要的一局,该写什么题呢?

    “今天不是在黄峻兄的家里么,他是东道主,没理由一题都不让他出吧?”陈成提议道,天平倾斜在他这边,让出命题权,既是示好,也能表明现在谁才是强势的那一方。

    “既然陈兄弟发话,那黄师弟就来说说这一轮作什么题吧!”李喆抢话道,三杰已经被对方的诗力唬住了,也不愿贪图虚名从而让出这关键一局的先手。

    师兄发话,黄峻赶忙从后面走到前面,留意到李二师兄不住向自己使眼色,黄峻的头脑也不像他写的诗那么木讷,不动声色地微微点头。

    在众人面前,黄峻假装思考了一会儿,抬起头问陈成道:“观兄台上一首诗,似对佛法颇有见解?”

    陈成微微笑:“不算有自己见解,稍微接触一些皮毛而已,但佛法无边,我是很敬仰的。”广西是南传佛教的发源地,这里的人很多都笃信佛教,必须要表明自己端正的态度。

    陈成对佛家的理解,也就是听王维老师讲过一些佛经故事,抑或是面对佛教命题作文时,临时抱佛脚翻几本佛经,浅薄得很。

    但这合黄峻和李喆的心意,两人都是心头一喜。

    李喆顺势作“旅游推荐”道:“本地有名寺西庆林寺,寺中庄严宝相,高僧众多,兄台来到桂州,不去西庆林寺烧柱香的话,那是相当遗憾的。”

    陈成乐了,本来自己到桂州来,一半的目的就是来勘查西庆林寺平白消失的褚遂良《金刚经》悬案的,刚想说自己前天已经去过仔仔细细勘探了一趟,想了想还是道:“多谢提醒,这点我且记下。”

    “所以,这一题究竟出的是什么呢?”陈成问黄峻道。

    “这一题,李师兄和兄台就以‘佛寺’为题,作律诗一首,你们看怎么样?”黄峻道。

    李喆见黄峻如此开窍,自己只是稍加提点,对方就知道了自己的心意,真不枉自己对他一番教导!

    暗暗给他点了一个赞!

    李喆是这么想的,大哥颇好佛法,西庆林寺每月的佛法讲座,他是从来不会错过,平日的烧香膜拜,也不曾间断,对佛寺的布置格局,乃至其中透露出来的佛道讲究,那是无比熟悉的!

    平日积攒的宿稿也是不少!

    这样一道题,正是大哥的拿手好戏!

    这下不会重蹈自己和三弟的覆辙了!

    陈成听了这么个题目,些许有些为难,佛教建筑并不是自己了解的,要想升华主题,引申寺庙与僧人的关联,也没有啥头绪。

    这是要写七律,如果是五律的话,还能套一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啥的。

    陈成的为难看在对面的眼中,黄峻几个人都是喜形于色。

    “咳咳,好叫陈兄弟知晓,本人自幼好佛,西庆林寺可以说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读经参禅,未尝废离。”李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