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9章 唯独小陈蒙在鼓里!!(第1/4页)  开元情诗与剑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孟浩然,是大唐屈指可数,几个没有做过任何大官小官的诗人。

    哪怕是年青时与他同隐鹿门山的发小张子容,在当今天子李隆基荡涤中枢,登基大宝后,也忍不住去参加了科举,在先天元年举进士,当上了乐成令。

    孟夫子没有一官半职,却朋友满天下。

    他一生宅男,没去过几个地方,可是他去过的地方,写过的诗,都会被当地人视为极自豪的事情。

    先前被陈成几次恶搞的“温州”就是这样。

    后人常以为温州人会做生意,世故,是最现实没有诗意的地方。

    可孟夫子,带给他们诗意。

    大唐的温州,不但不繁华,没有江南皮革厂,反而贫瘠的荒远。下面的乐成,就更是如此。

    能让孟襄阳来,不靠山水,只因张子容在这里做官。

    他俩少年时很苦,送行时孟夫子写诗说“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搞不好,两个人只能凑齐一份路费。

    孟浩然来温州,科考失败,四十岁大龄考生,与张子容分别,也已经十几年了。张子容得知孟浩然来访的消息后,马上趣驰70里赶去迎候。

    分别十几年后,在乐成张子容的官邸中,两个老友共度了除夕。

    那一年的大年夜,张子容的官邸,灯火辉煌,画烛高烧,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叙着别后离情,心中愉悦,难以言喻。

    绍生说起当时的情境,仿佛他也在现场般,眼中闪着热切的光:“张县尉作诗《除夜乐城逢孟浩然》曰:

    远客襄阳郡,来过海岸家。

    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

    妙曲逢卢女,高才得孟嘉。

    东山行乐意,非是竞繁华!”

    这些过往,如果不是他亲历乐成,访问那些亲历者,又怎么能得知?

    陈成翻动手稿,果然找到了同一时间孟夫子给张子容的两首回赠诗: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想起两人四十年的友谊,一时感慨良多,不由得再默念一遍:

    子容辛谔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否?

    如今,你们老友长相陪伴,饮柏叶酒,作田园诗,不失为极大的宽慰。

    “某既无他事,为之寻诗结集,修订成篇——使海内衣冠缙绅,经襄阳思睹其文,睹其文,思其人!”绍生感叹:“如此,这数月的一番奔波劳苦,总算没有白费!”

    众人听了孟浩然一路的故事,同时也听了绍生二人这一路的故事,足迹遍及吴越各处名胜,在场观众无不感佩。

    香炉对陈成道:“我们公子为了搜集佚稿,这一路上都几度病倒了!”

    因为四处奔波,搜诗之余还要参加各路诗会,导致人疲病不堪。那次在宣城交战“宣城四秀”之前,绍生就患了很重的风寒,话都说不出来,以至于无法参加,提前回金陵修养,才有香炉去谢公楼的那一番“无理行径”;

    在金陵,他也是一直养病,深居简出,以至于陈成怀疑他是那晚的刺客,问香炉是否去过药店时还让香炉诧异“未卜先知”;

    经历了扬州的状况后,绍生已经退居二线,把一线的工作都交给香炉出头了,这次要不是陈成也在,绍生基本上也不会再出手了。

    香炉越说越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