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1章 沈老头预言成真了!(第一更)(第1/2页)  开元情诗与剑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兹敕定来年,易‘临溪’县名为‘德清’。”

    这份敕谕由临溪驿传达后,陈成和柳县令翁婿二人面面相觑。

    天天琢磨给各地改名字的李隆基,不出意外地,终于对本县下手了。

    只是他给本县改的这个名字,着实令人久久凝思……

    德清……

    这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俩字了。

    沈白石那老神棍那四句卦辞怎么说来着?

    “遇赤成仁,遇金取义,遇绿则安,人德水清”!

    人德水清——这老神棍竟然预言到了当今天子的心思,获知了以后本县的县名?

    自从天宝元年改名德清县后,此后一直持续到当代,德清县辖区虽有变化,但县名也没有变化!

    而小陈的岳父,顺理成章的,也就成了“德清首位县令”被标榜青史!

    甚至更奇葩的是,德清县本来是从武康县“独立”出去的,到了新中国,武德两县重新合并,仍然叫德清县!

    县治也持续一千多年一直就在沈白石献地的这一块!

    陈成哪里想到,自己无意间路过了一下本县,竟然一下子影响了这里以后千年的政治格局!

    按道理,陈成“前知三千载,后知一千年”,他应该比沈老头更早清楚,脚下这块叫“德清县”——

    毕竟他还到莫干山旅游过。

    问题在于,他不是浙江人,苏松杭嘉湖……大地名知道,具体到县他还真不记得。

    直到现在看到李隆基钦定这里以后叫“德清”了,他才含糊地想起来,好像当时到景区的确是在“德清收费站”下的高速?

    时间过得太久记不得了。

    可是一想到自己竟然成为了德清县改名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者,似乎——

    也没什么。

    问题是,这事老百姓们知道之后,指不定怎么捧这沈老头呢!

    那他可就有点“天命所归”的意味了!

    当然咯,老头这四句词,无论有心无心,有意无意,“遇绿则安”这句,的确是在捧岳父柳察躬的,莫非岳父大人就是传说中“被选召的县令”?

    几句话的敕谕,结合着沈老头几句话的卦辞,却引起了翁婿二人无穷的遐思……

    ……

    柳察躬虽然也甚喜《易经》,可他向来不愿意把《易经》神秘化解读,即便天子的敕谕和神棍的卦辞不谋而合,可他还是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巧合。

    陈成就不同了,明明他应该“彻底唯物主义”,可面对自己理解不了的东西,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崇敬。

    莫非自己此前真的是低估了沈老头,沈老头实际上是当世活神仙?

    那可真要让他帮自己推演上一卦了!

    无论真假,去试试啊!

    陈成自从生涯接连受挫之后,对自己的前途命运一面迷茫,寄希望于能有高人帮自己指点迷津,好歹有个努力的方向啊!

    陈成让岳父大人先别公开本县明年将要改名的消息,先去拜访一趟沈老头!

    来到沈宅,叫人去通报了,沈老头自己竟然迎出来了。

    陈成颇有些受宠若惊,毕竟今天就他一个人来的,岳父留在衙内呢!

    加上老头那一手,令他不得不收起之前那种轻佻浮浪的样子,颇为恭谨地叉手行礼道:“白石公亲自来迎,如何使得?小子今日前来,是请白石公指点迷津来的!”

    沈白石一丝不苟地回礼,全无为老为尊的派头,微笑道:“但有所知,知无不言!请!”

    陈成哪里知道,沈老头又是大型欢迎仪式又是献地,全为了他那“不可看穿”的“真龙天子之运”,并不是因为他岳父那点微末权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