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 将推销进行到底!(第一更)(第1/2页)  开元情诗与剑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场的人,突然都反应过来了!

    对啊!

    大家都被陈十一郎牵着鼻子走,全没有反应过来,这支曲子,名叫啊!

    这曲名,到底是谁取的,又有何含义呢?

    绍仆得意得笑了,他觉得,陈十一郎这下免不了抓耳挠腮,当场出丑了!

    编故事,你绍生被人绿了是真人真事,我还说你陈十一郎老婆被人抢走了,是真人真事呢!

    没想到,陈成却笑了。

    我特么既然能把如此扯淡的故事都写到书里去了,又怎么会考虑不到这个问题呢?

    “你理解不了,那是因为这根本不是什么流行于古代扬州的曲子啊!”陈成微微笑道:“这个‘散’,就是字面意思,散掉了,破败了。”

    绍仆皱着眉头,不知何解。

    陈成继续微笑:“在嵇中散之前,世人未闻‘广陵散’之大名;嵇中散之后,‘广陵散’几近失传。”

    “这名字,本应该是聂政给古曲重新的取的名字,”陈成又开始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取这个名字,为的是——”

    “提醒嵇中散,国家的症结所在!”

    绍仆一听到陈成又扯到没边没影的事上去了,忍不住笑了,看看周围人,也不知他们有没有人听得懂这小子又在胡说什么。

    陈成耸耸肩:“你以为不是?曹魏之亡,实在广陵——再想不到的话,我提醒你,‘淮南三叛’!”

    “啊!”人群中再起惊呼,终于有人琢磨过来陈成话中的含义了!

    “淮南三叛”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权倾朝野,夺权专政,南方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

    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文钦毋丘俭之叛及诸葛诞之叛。

    如果这三次起兵成功,曹魏还有翻身的机会,只不过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

    有趣的是,这三次叛乱前后相差7年,同为叛将的诸葛诞还曾征讨过毋丘俭的叛乱——

    可是这几个人,都与扬州脱不了关系!

    王凌,东汉司徒王允之侄,曾任扬州刺史,联合兖州刺史令狐愚谋立楚王曹彪为帝,事泄自尽,夷灭三族。

    毋丘俭,魏明帝曹叡密友,镇东将军、扬州都督,他感念魏明帝厚恩,毕身效忠曹魏宗室,正元二年,当司马师擅自废黜魏帝曹芳,愤起七万淮军,赴洛阳勤王,兵败身亡。曹魏忠臣的代表人物。

    文钦,时任扬州刺史,前将军,与毋丘俭起兵失败后逃往东吴,随后在吴国又响应过诸葛诞对司马氏的叛乱,但他与诸葛诞向来不对付,最后被诸葛诞所杀。

    诸葛诞,诸葛亮的族弟,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王凌、毌丘俭、文钦的叛乱,那时便是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可他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心不自安,也于甘露二年起兵反对司马昭。最终兵败被斩,夷三族。

    陈成道:“王侍御参览过的云:‘王凌、毋丘俭、诸葛诞辈皆自广陵散败,言魏之散亡,自广陵始,故名其曲曰广陵散’,此言不虚!”

    “聂政此举,在于提醒嵇中散:想要救你老婆家的曹魏,光避世啊,隐居啊,放浪形骸啊,是没有用的!”

    “你打铁,可以去扬州打铁嘛——但凡王凌、毋丘俭、诸葛诞哪一次起兵,兵器被你打造得锐利一点,说不定他们就赢了,司马家就完蛋死妈了呢!”

    陈成指着绍仆道:“嵇中散就是因为跟你一样,把广陵散当做是流行于扬州的普通民乐,未能领会深层含义,所以未曾阻止改朝换代,自己也被司马昭所害。”

    绍仆:“……”

    说我跟嵇康的眼光一样,这算是好话呢,还是坏话?

    “你们再想想,这三次反叛之后,又是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