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2章钱塘江预演与未来的北伐战争(第2/2页)  打搅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火海中渐渐化成灰烬,化作缕缕青烟,此时江面上只剩下黑色的焦炭木块。

    赵诵朝着远处看了一会儿,心满意足,接着就听见船上将士发出一阵欢呼声,说明今天他们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夕阳下船只终于回航,停靠在西兴码头上。

    船工们得到了朝廷应有的赏赐。

    “如今朝廷需要大量打造这些船只,诸位辛苦了。”

    赵诵一行人则回了临安城。

    繁华的临安城内,夜市非常热闹,赵诵等人走在刚建造完成的街道上。

    宽阔的街道上都是人流,大部分百姓都没有见过这样的街道,不少人力车在赵诵他们身边经过,在吆喝声中渐渐交织一片,除了公交车之外,老百姓出行的时候也开始选择这种新的方式。

    赵诵他们在经过陈氏书籍铺子的时候拿起

    印刷好的报纸看了起来。

    他早就事先让人写好了大福船下水的报道,临安的印刷工坊也早就将报纸都印刷好了,等着明日大卖。

    次日一早,临安城内,各大报纸竞相报道昨夜西兴船场大福船下船的情形以及在钱塘江上进行军演的激烈场景。

    很快临安城内外的所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所有的话题都谈论到了海船的身上,继而渐渐地引申到了战争的层面上去。

    在年青一辈中,他们对北伐一战显然更有激情,他们认为现在朝廷实行新政,将来北伐的成功性更大。

    不过也有一些年青人主张直接打过去,因为有去年打败鞑子的先例在,他们认为凭借朝廷现在的实力很快就能收复中原故都,甚至有不少年轻士子前去西湖边上的岳庙去祭奠鄂王岳飞他们了。

    还有不少人则认为先好好发展国内再说,主张两国和平,对内发展经济,让老百姓先过上好日子,只有民强了国家才会强大……

    赵诵对此也是有所耳闻,他认为大战可以暂时不打,但小规模的战争还是有必要的。

    比如即将到来的蒙古内战。

    大宋并不会直接参与这场战争,而是用一种间接的方式。

    或者采用总体和平,局部战争的方式进行下去。

    这时候赵诵就想到了北方的李璮。

    他关心北方的战争,按照燕京城风声传来的情报,现在忽必烈已经翻过燕山山脉,进入了开平城。

    按照忽必烈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很快他就会集结他的军队。

    而阿里不哥与之争夺大汗的位置,必然掀起大战。

    大宋要插手蒙古的内战,也只是适当为之,因为还有一个人比宋国更急。

    那就是李璮。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了,让赵诵都有些意外。

    虽然对方在临安,但因为对方在历史上并没有显得那么重要,赵诵甚至都忘记了他的存在。<p/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