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8章 大阅兵(1)(第1/2页)  打搅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窦默也没想到会在这边见到孙公亮,而且孙家来台湾之后生活的也相当不错,专注于研究军器,现在更是被赵竑任命为台北技校的校长,他真的替孙公亮高兴。

    孙公亮也是感激涕零,与窦默许久不见倒是聊了很长时间,也知道刘秉忠他们全都投效宋国了,也为刘秉忠他们的选择欣慰,更知当初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离开库房后赵竑一行人则去后面的草地上,孙公亮则继续在军器监研究他的武器。

    这是一片养马场。

    与临安的养马场不同的是,这片养马场的土地很广阔。

    草场上种的也是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以及其他的草籽,在台湾这种气候下生长地愈发茂盛。

    蓝天白云下,草地上奔腾着两百头骏马,比起临安数量不多。

    不过其中小马驹是最多的了,这是去年那些母马刚诞下来的,此时正徜徉在草场上痛快地吃草。

    吃好了,它们就在阳光下奔跑,矫健的又显得有些弱小的身子在风中徐徐展开,就这样成长着。

    不过赵竑觉得数量上还是不够,要组建骑兵就需要更多马匹,而且马匹的质量也要求最好的。

    现在只能用钱来买马了。

    或者就是去征服世界上的那片马场。

    训马之人来自蒙古高原,这些人都是当初掳来的,正因为有一手高超本领,因此才让他们待在这边。

    这是一匹黑色的骏马,不过已被驯服,只要随便是谁都可以坐。

    众人只见赵竑正拉起缰绳,想要跨上骏马。

    “官家不可!”窦默等人惊呼起来。

    “无碍,我以前经常骑马,无论是何等的烈马都不在话下。”赵竑淡淡地笑了笑。

    窦默、赵信等人依旧非常担心赵竑会从马上掉下来,于是在边上看着。

    随后他们见到赵竑在马场待了一下午,骑的累了就从马上下来。

    窦默等人松了口气,紧绷的心遂平静下去。

    赵竑对身边人道:“这是一匹好马!应该赏赐这个马夫不少钱财,你们觉得呢?”

    “该赏!”

    接着就有一个黑塔一般的汉子过来了,此人来自蒙古高原,叫阿斯达旗。

    阿斯达旗听说皇帝要赏赐他钱财,十分高兴。

    后来赵竑赏赐他一百两黄金、一百石绢丝等物。

    赵竑接着对其余训马之人道:“今后你们就应该多给我宋国训练出这样的好马!”

    底下人回了“诺”。

    离开马场之后,赵竑并没有回台北城,而是继续待在大屯山这边,同时也在等待第二日的阅兵。

    大宋立国之初,太祖赵匡胤大讲武事,注重禁军训练。如首议教阅击刺骑射、选天下骁骑集阙廷、亲御近郊阅武等。

    太祖、太宗时期,将“大阅”(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之后,禁军的教阅逐步形成了“毋过两时”(春秋两季)的制度。

    建炎南渡之后,为强化军队,高宗皇帝行枢密院教阅法,专习制御摧锋破敌之艺。

    到了赵竑时期,因常年受到蒙古入侵,为了抵御外敌,朝廷在各地实行屯田屯兵制度,扩充军队,再次加强校阅训练,又因为经济的发展,足以支撑起更多的兵力,因此更甚于历朝历代。

    此番也是赵竑登基以来首次阅兵,一是为了彰显军人的士气,二是为了彰显国家的实力,三是为了大宋国家的凝聚力。

    赵竑希望唤醒百姓的爱国之情。

    到了黄昏的时候,来自澎湖的八千士兵已经进驻了大屯山军营中。

    士兵们的脸上各个洋溢着自豪的微笑,展示着他们的精气神。

    他们知道明天就要在这里进行大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