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1章 聚众夜谈(第2/3页)  打搅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解,他对廉希宪道:“善甫,今夜就不要说这茶叶的事了,你有话就直接说吧,不要藏着掖着了,时光短暂,且在宋国,未来还不知会发生什么,搞不好还会被人杀,所以现在还是切入正题为主。”

    见窦默有些眉眼之间充斥一股不高兴的样子,廉希宪也就开门见山了:“窦先生我就不卖关子了,就说说这生财之道吧。这茶要卖三四贯一斤,这其中的利润就有不少了,从采摘阴干到烘焙,再经商人贩卖,转卖等,这中间的利润不知道有不少,而宋人卖这么贵实际上也是有道理的,而且此茶迥异于北方的茶叶,更是少有,不知用什么手段制作而成。因为口味独特,冲泡简单,一上市就受人追捧,甚至可以拿来送人……据说这茶在南方便宜的很,一贯不到,但在北方却卖的很高。”廉希宪话锋一转就道:“只是这样一来我北方财赋必然会流向宋国,而且像聪书记喜欢喝茶,一年的薪俸也买不到那么多,也只有那些世侯、士大夫他们能买到了。再说蒙古王廷这些宗王贵族平日里饮食习惯了,也会在奶酒中放些茶叶,用以解腻,平日里也根本就离不开这些。”

    刘秉忠听完廉希宪说的,他郑重其事道:“善甫说的并不是茶,而是说一个问题,说到底还是赋税,长此以往我北方财赋必流入南方。此事确实值得警惕,直到今日来鄂州我才明白其中利害。”

    窦默反问道:“老百姓买不起,喝不起,所以喝茶买茶来说对他们来说这有什么的。”他的脸上丝毫都没有一副担心的样子。

    刘秉忠却道:“实际上今日我来鄂州,之前以为这里只是一座小城,这些年因为打仗,宋国征兵甚重,那么必定城池人丁不旺,应是一副衰败的景象。可如今却不是这样,虽然两国打仗,可丝毫都没有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还分了田,有了地契,安居乐业,且这鄂州市场依旧热闹,还成为荆襄之地一府,实在出乎我预想。”

    刘秉忠感觉再这么下去,迟早宋国的经济水平都会上来,到时候蒙古就要被甩开一段距离,他接着对二人道:“宋人对做生意还是有一套的,北方的盐很多都是从南方运来,然后去了榷场交易,据说益都的李璮就在榷场与宋人交易,获利颇丰,而王廷也不过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也是忌惮李璮这个汉世侯,生怕他造反,但这李璮是喂不饱的狼崽子,迟早有一日这李璮若是反了,中原必然陷入战争之中,到时候中原必然会死不少人,而我担心的是这李璮暗地里还会与宋人勾结,到时候宋人必定会在李璮造反的时候插上一脚,这北方时局或许在两三年后必然出现变化。”

    窦默觉得刘秉忠说的不是危言耸听,李璮暗地里招兵买马的事情已人尽皆知,只是朝廷为了安抚汉地世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而已。

    窦默深呼吸了一口,然后被灼热炭火升起的烟灰呛了一口,他朝地上吐了口痰,痰中带血,他用黑靴这么一擦,地上只剩下一道水渍,继续对刘秉忠他们道:“所以说宋人在鄂州弄了个市舶司,并让商人担任市舶司的官员,又增开各类商税,鼓励经商,此举虽然看似荒诞可笑,但实际上却能增加朝廷的赋税,说不定还能减轻老百姓农税上的负担,宋人果然所图甚远。”他隐约之间有些担忧起来。

    廉希宪则笑了起来,眼里藏着一股狡黠:“窦先生说的都对,但谁能预知后事呢,所以未来发生的事情也不见得会如我们想的那样。我倒觉得赵官家也不会单单在鄂州这么做了,若是全天下都这么弄,恐怕很快就乱套了,所以现在担忧还为时过早,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抽身回到中原,只有回到中原,我们才能做下一步的打算。趁现在宋国还未强大起来,我们要想方设法遏制对方,否则对方一旦成为强悍的敌人,我朝必然不安!”

    “正是此理。”

    窦默赞同起来,他边听着廉希宪说的,边喝了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