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六章 借粮(第1/2页)  塑明之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哎,这猪怎么早不养晚不养,非要这个时候养呢?高凡一时有些后悔现在养猪了,若是没养猪,这红薯便能帮上大忙。

    可是后悔也没有用了,事情已经发生了。

    现在,这本来是可以帮朱元璋大忙的事,却因为金手指这个任务的要求,让高凡觉得,自己和朱元璋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师父,这……实在是太冒险了,元璋想要监视陈善儿,也是担心他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我们不知道,到时候使得我们损失惨重。可那损失再惨重,也惨重不到断粮这么厉害啊。而且元璋现在已经对陈善儿有了堤防之心,到那时候陈善儿提供的任何情报元璋都不去相信,都做好万全准备便是,就算不能顺利的在一年内整合义军,也不至于自己损失惨重。”朱元璋倒不是心疼粮食。

    这打仗本就是及其耗费粮食的一件事,而且打仗耗费的不仅是粮食,还有人命。一年之内无法整合义军,就代表战事不顺,战事不顺就意味着战争成本的增高,真要算下来,耽误的时间只需两三个月,多消耗的粮食就比这次布施的粮食多了。

    这还不算更深远的影响。

    整合了义军之后,敌人便是元军了,等将元军击败,推翻了蒙元人建立的朝廷,便要建立新的政权,这新的政权百废待兴,最需要的就是人力和物力,人力和物力不够强大,那些边境面临的骚扰就会变本加厉。

    所以,从长远来看,这一次散尽家财的布施自然是比打持久战的成本低得多,可若是不保住眼前,就没有长远的以后,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要问朱元璋的粮食状况为何会如此捉襟见肘?毕竟每占领一个城池,便能拿下这个城池的粮仓,通常一个城池的粮仓的粮食数量都是很可观的。可是朱元璋一直以来都有个习惯,占领城池拿下粮仓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开仓放粮,让全城老百姓能够在这时吃上一口饱饭。

    粮仓里的粮食虽多,可架不住百姓也多,这一放粮,余粮便不多了。

    加上朱元璋的部队急速扩张,新收编的将士曾经都是靠在外白吃白喝日子,自也是不会愁吃穿的,可朱元璋这里有规矩:不准拿百姓一粒米!否则便是军法伺候。

    好在,军队中也能顿顿吃饱饭,还能隔三差五有肉吃,有酒喝,养猪之后,这吃肉的频率也增高了不少,所以军队中大部分人也没什么怨言。

    加上新增设的屯田卫所种植的水稻还未到收成之时,这余粮自然就紧张了。

    就这些余粮,还是因为之前有杂交水稻才可存下这么多的,若是只有普通水稻,朱元璋定是不可能让士兵吃得这么饱的,而士兵吃不饱,在外的作风自然也不好了。

    所以朱元璋担心的就是,一次布施散尽了家财,到时候将士们没得吃的,就只能去欺压百姓,这些人一开始当兵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吃一口饱饭!而此时吃不饱饭要挨饿了,谁还管你的军法?

    这时候再来个人煽风点火,定是会导致营中怨声载道,到那时,别说一统义军了,这红巾军搞不好还会分崩离析。

    高凡也知道,若真的将存粮全部弄了出去,便注定是一场豪赌!

    “咱们问士德借些粮食?”高凡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完成任务可能自己会死,但是不完成任务,自己就一定会死啊!高凡只能选择拼一把,只是这次的拼一把要将朱元璋拉上,高凡心中有些愧意,早知道,就不问金手指监听监控的东西了。

    “士信本来就有二心,若是此时我们开口问张家借粮食,士信肯定会以为我们粮食紧缺,他会不会又趁此机会在背后捣鬼呢?元璋虽觉得士信就算要做什么元璋也能压得住,可现在这个状况,元璋实在不愿和张家起任何冲突。”现在事情这么多,的确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之时。

    “那你觉得,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