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三章 金榜题名时(第2/3页)  北宋假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盖闻道者适治之路,传万世而无弊者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纪纲法度,所以维持治具者也。八政修而食货足,七教明而狱讼息。措国如唐虞,巍乎跨三代之隆,而无忠、质、文偏胜之弊,其策安在?’

    这篇策问的答题面很广,问的是怎么能更好的治理好这个国家,其中掺杂了宋、辽、西夏三国关系的处理,可以说自从有了科举,每个朝代都考过这个问题,既然有前例在,你想做出一片好文章超越前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殿试的时间没有那么充裕,而且当着众朝臣和皇上的面,有些人到现在心情都没有平复下来,这时陆子非的优势就出来了,他试着站在赵祯和大臣的角度想了一下该怎么回答。

    深思熟虑后他选择了平稳的答题,在殿试这一关你特立独行,笔走偏锋、哗众取宠只有死路一条,能想到的前人早就替你想过了,现在只能结合大宋目前的状况来答题。

    在脑海里想好大纲后,陆子非开始在草稿纸上笔走龙蛇,他是殿中第一个动笔的人,梁适看到后还诧异了一下,这也太不谨慎了吧!时间再不充足,也不用如此着急吧!

    对陆子非的印象瞬间掉到了低谷,又是一个被荣耀毁了的好孩子啊!看的最清楚的还属赵祯,他对陆子非是充满了信心,只要今天陆子非的文章不是很差,那状元之位别无他人。

    时间走的很快,大部分时间过去后考生的状态就一目了然,这时陆子非已经完成了誊抄工作,司马光来到了他身后,看到答卷上的字心里先叫了一声好,这手皇上的飞白体摹的真漂亮,文章好坏不说,就这字,啧啧,盛名之下无弱者。

    司马光走后还有好几个人做了同样的动作,胡瑗看后心满意足的走了,陆子非虽然和他一直没有名义上的师生关系,但陆子非科举上的学问都是他教的,陆子非这篇文章换做是他自己来做,也不过如此,没有意外,状元非他莫属。

    交卷时间到了,礼部的人收走了卷子,考生们都松了一口气,大部门人十年寒窗这是第一次参加殿试,这些人脸上都表现的轻松一点,而那些参加了很多次的人脸上就充满了紧张,三年一次,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年。

    “含章,你答的怎么样,我感觉这也太简单了吧!枉费我们几个准备了那么长时间。”韩绛凑到身边说道。

    贾黯说道:“子华你就没发现越简单越难吗?前人的好文章实在是太多了。”

    章惇也有点小气馁的说道:“是啊!看到考题我整个人都懵了,皇上这题也出的太过随意了一点,可谁知答题的时候发现无从下笔。”

    陆子非也感同身受,无奈的说道:“我今天的文章做的四平八稳,出奇的地方不多,你们几个没有在文章中大肆吹嘘吧!”

    见他们都摇头,陆子非就放心了,这是一个明显的坑,谁跳谁死,没想到赵祯还是这么阴险的一个人,涉世未深的少年们还兴高采烈称赞题目的简单,殊不知狐狸笑的最开心。

    礼部和翰林院的人挑出他们认为最优秀的十份答卷交给皇上,然后由赵祯亲自排出这十个人的名次,剩下的人则由礼部和翰林院的人商议决定。

    赵祯翻完十份试卷发现陆子非的也在其中,久在赵祯身边的上官温看到皇上的脸色明显比刚才好了,赵祯主要担心陆子非进不了前十,自己想为他作弊也做不了,这下好了。

    秉承公平的原则,赵祯还是将十份考卷都仔细的阅读了一遍,名次也很快定了下来,梁适看到排名没有丝毫意外,那位开始他不看好的侯爷后来他承认自己看走眼了,不过榜眼、探花名字怎么看起来有些面熟。

    最吃惊的人要属欧阳修了,他看了一眼名单,陆子非和皇上的关系大宋的高层不知道的人很少,但接下来的几个人和皇上一点关系可都没有,说明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