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鱼(第2/4页)  福运小农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然,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能更改的,谁让整个县城,就属县令官最大。

    鱼,还是只能折成银钱上交杂税,不过由于鱼不值钱,价值自然不会太高,所以,原本上交的杂税就由五层降至三层。

    嗯,结局虽不完美,不过这也是里正几人能做的最大程度,村民听闻,也只能接受。

    不然还能怎么办?

    要知道,朝廷每年都会修筑宫殿,罪犯可是稀缺人员,难道你想去试试?

    事情便直接到此打住,整个上哇村的税也定了下来,由此,每年只需要上交县衙杂税三层,村口那条河里的所有鱼,就能随便打。

    这个消息对村民来说,不好不坏。

    上哇村的地理位置不错,依山傍水,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也不会饿得吃不上饭。

    对于村门那条大河里的鱼,村民实在没什么兴趣。

    不过生活嘛,可不就是逆来顺受,让你干嘛就干嘛,哪有那么多感慨!

    哪怕杂税减了两层,河里的鱼随便打,这种消息也不过是在上哇村平静的生活中扔了块小石头,只是简单的晃了两层波纹,跟着又恢复了原本的平静。

    整个上哇村,村民生活也没什么改变,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物钟规律的很。

    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打鱼卖鱼的日子,里正已经交好了今年村里的杂税,毕竟都是小钱,县令也不想在这上面计较,生怕对方被自己刺激疯了,又将死鱼拉到了县衙门口。

    一想到那个画面,县令就糟心的不行!

    里正那个糟老头子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太严重,惹不起惹不起!

    就这样,在大家纷纷默契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大河中剩下的河鱼们,就成了村门随便打的对象。

    只要和里正说一声,上哇村的村民就能拉上一车鱼回去卖钱。

    眼下天气热,鱼离开水不过半天就臭了,所以,想要打鱼卖钱还得早起。

    尤其他们上哇村距长乐县城好几十里的山路。

    赶着牛车,一来一回,差不多就是小一天的功夫。

    这里挣的都是力气钱,眼下地里没什么活,村民抱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态,哪怕卖鱼挣得少,大家还是会去干。

    李氏就是这样,她今年已四十有八,这个年纪,在上哇村,已经算得上老人了。

    她在三十二年前,被她爹嫁给了上洼村的赵福祥,两人一共生了五儿两女,也是他们运道好,生活的不错,几个孩子索性都已平安长大。

    眼下除了最小的两个双胞胎儿子还没有成亲之外,其余的闺女儿子皆已经成家立业。

    李氏边走边想,等她和老头子在努力干上两年,两个小的也成了亲,他们老两口子也就能松快的享受生活嘞。

    今天家里的男人不在家,都去了几十里外的长乐镇卖鱼,这才轮到李氏带着家里的三个儿媳妇出来打鱼。

    走的这一路上,李氏遇到了不少抱着木盆或背着背篓正往河边赶的大姑娘小媳妇。

    都是一个村子的,大家伙朝夕相处的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熟的不能再熟,见了面,李氏也都笑着跟其一一招呼,

    “二婶子,我二叔他们还没出来呢?”

    “害,起了个大早,去镇里卖鱼了。”

    “哎呦,老二家的,你可是真能干,这都第几趟了,你们家老二呢?”

    “去卖鱼嘞。”

    “……”

    赵福祥排老二,上有一哥下有三个弟,整个上哇村又是同族的居多,大家都这么喊着,索性喊了这么些年,李氏也习惯了。

    “嗨,大早起的,带着家里的孩子去集市了,没准他们还能遇见呢。”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