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20 临时工想转正(第2/2页)  贞观三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式工,是有编制的朝廷官员。
    当然了,当地人“高风亮节”,不要工资,这很好。
    而其他地区,就有些不同,比如说极地范围内的“流鬼国”故地,主要是收毛皮税和盐业税,穷苦是穷苦了一些,但朝廷因为在黑水地区有大量的城市,所以要碾死极地地区不服的土鳖,跟玩儿一样。
    因此在这种地方要去承包毛皮税和盐业税的征收,就得掏钱买这个资格。
    并且在朝廷的序列中,都是临时工,荣誉或许有,编制是肯定没有的。
    有实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其中的利润,基本上只要做得好,就是三代吃不尽的那种。
    但问题就在这里,大部分人都没有实力,有实力的只
    是小部分人。
    一般的中央核心区豪门看不上,因为豪门都有自己的工业区c矿区,撸苦寒之地的小羊毛,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所以在苦寒之地“为国分忧”的征税人群,都是具备冒险家精神的巨贾豪商。
    现在,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派出了自己的亲儿子或者女儿,前来帝国的权力中心,原本只是为了交付夏粮时期的征税任务,上缴国库之后,他们无非是在帝国的中心读书游玩或者只是享受一下生活。
    然而钱阁老一上台,摆平“靖难军”这件事情他没干,摆平张阁老那张嘴,他就很到位了。
    可惜,这些豪商之后跟张阁老c钱阁老都搭不上话,只有一个地方,他们能露脸。
    中央宣政院院长郑延昌郑阁老,才是他们的指望。
    夏粮入库前后,中央宣政院也是要开大会的,郑阁老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协调官商关系;另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跟进边疆区c羁縻区的开发。
    而这两样,都跟那些承包“苦寒之地”征税工作的巨贾豪商们息息相关。
    在京城打听到了“拆分税务”的劲爆消息之后,几乎所有的巨贾豪商代表们,都想着在中央宣政院的大会上,跟郑阁老好好提一提。
    “为国分忧”这种事情,他们可以更进一步的,他们对朝廷忠心耿耿,可以指钱发誓,自己绝对爱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