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道长(第1/2页)  大宋逍遥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国兴儒,楚蜀兴道,北夏兴佛。

    宋夏两国不用多说,礼仪规矩多得不得了。

    楚蜀两国相对来说规矩太少了。

    在楚蜀的朝堂之上,臣子们不需要行跪拜之礼。这可能和两国兴道教有关吧。

    终南山楼观台,是公认的“天下第一福地”别的福地大多会有进入的身份限制,这终南山就没有。

    平民百姓也好王侯将相也罢,都可以随意进入。

    楚国公主张碧晨一行人入终南山,拣了一道通幽小径去寻灵物,除了楚国公主身后的背刀少年何欣,这边还有精悍武卒十余人。

    终南山作为道教第一福地,还有道家宗师坐镇,自然没有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这里造次,张碧晨虽说出身皇家,但武力底子不差,但沿着小径的破石路行走,仍是吃力艰辛,再看那背刀少年,出人意料的轻松闲逸,踩石过涧,十分轻灵,颇似修习上乘内功而返璞归真。

    不知不觉便走了两个时辰。楚国公主张碧晨此行要找三样灵物,幼鹿的鹿茸,鹿茸不稀奇,小鹿额上有嫩角的才罕见。第二样是小香狐,跟别的狐狸气味的骚气不同的是,小香狐的气味是香的,而且极同人性,一旦被驯服就会忠贞不二,小香狐只在这终南山栖息,而且极为稀有,体型只有巴掌大小,只有母的才会有香气。第三样则是终南雪狸,身上的皮毛可做为狐裘,雪狸狐裘的皮毛白如雪,张碧晨也不奢望能一趟功成,她已经在山中孜孜不倦寻了几十趟。

    坐石休憩时,身后的那些武卒看了眼天色,微笑道:“公主,再不返回,恐怕就得在山上过夜了。”

    张碧晨嗯了一声。此行收获不大,只逮住了头小鹿,至于那小香狸一头也没撞见,这也在情理之中,这种小家伙一般只在夜间出没。张碧晨心想差不多可以打道回府了。这时,沉默寡言的背刀少年眯眼望向山林深处,轻声道:“公主要不再行五里?”

    张碧晨望向认真的少年,记得父皇说过此人直觉敏锐堪称生平罕见,她想了想,点头道:“那就再行五里路。”

    仍是寻觅无果,张碧晨正要转身出山时,遥遥看到一个小小的绿潭,瀑布从山上飞流直下,小谭虽不大,但显然极深,更奇怪的是小潭边上盘膝坐着一位中年道人,背对众人。

    身后的武卒皱了皱眉头。何欣抱以冷笑。

    张碧晨不担心有歹人出没于龙虎山,何况身边十余人都武力不俗,她更是放心,轻轻跃过几块溪中大石,来到小潭附近站定,这才看到身穿终南山道袍的道人面容平平,道袍有缝补,只算是简朴素洁,并非最能彰显天师身份的紫黄色道袍,何欣心思缜密,跃上有清泉趟过的青石落地时,刻意加重了步伐,但那中年道人并未第一时间察觉,呼吸吐纳功夫也仅是一般。道士神情专注,面朝潭水,手中提着一根青竹鱼竿,似乎在垂钓。竹竿长线沉潭,不是那些持竿无线故弄玄虚的风流名士,张碧晨实在腻歪了那些沽名钓誉的读书人,若是这道士甩出鱼竿却没鱼饵,以公主张碧晨的脾性,定要一顿痛打!

    道士身侧摆了个竹编小笼,放了几颗香气扑鼻的柿子。

    张碧晨微笑道:“是不是打扰了道长垂钓?”金紫色道袍的道士值得一句道长的称呼。

    中年道士目不转睛,泛起笑容,摇头道:“不打紧,惊扰不到贫道想要钓起的鱼儿。”

    张碧晨环视一周,坐下后温声道:“不知道长以何物做鱼饵?”

    何欣已经手握刀柄,想试试这道士的深浅。

    连张碧晨都察觉到这名有着楚国青年武者的那股子杀气。

    他认定一事后,从来是直来直往,在做公主侍卫之前便是如此,跟着公主后亦是。张碧晨对此无可奈何。

    中年道士宛若不觉杀机四伏,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