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1章 孙权行1动(第2/3页)  三国之白马关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遂点兵四万,带着朱然周泰徐盛三员大将,其余将佐十数人,水陆并进,前往陆口。由于孙权早就做好了攻打荆州的准备,因此一应舟船车马物资早已准备齐全,不需数日,大军便可启程。

    同时,孙权又让诸葛瑾严查渡江刺探的汉军斥候,以确保吴军出征的消息不会被汉军察觉。

    大约过了半个月,吴军行驶到武昌,孙权曾经在吕蒙夺取荆州后迁都于此。故地重游,更深深刺激了孙权,此番定要重夺荆州。

    日近黄昏,大军靠岸停泊,众将士陆续下船扎营,孙权亦打算去武昌行宫安歇一夜。就在车架即将进城之时,忽然西方逐渐响起马蹄疾驰之声,一众虎贲甲士立刻戒备。

    来人远远望见吴王大旗,不由大喜,立刻飞身下马,小跑到虎贲甲士面前,对着孙权车架高声道:“启禀大王,陆口诸葛将军送来紧急军情!”

    “紧急军情?”孙权不由一惊,连忙命甲士将书信拿来。

    原来,司马懿自得知张飞病危后,除了自身准备攻打襄阳外,更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诸葛瑾。诸葛瑾知道这对东吴来说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立刻差人将这个消息告知正往陆口而来的孙权。

    “张飞病危?”孙权几乎第一时间从车架上站了起来,兴奋地握紧书信,“真天助我也!”

    张飞乃荆州汉军的擎天支柱,只要他一倒下,剩下诸将怕是连个领头羊都找不到,自然不足为惧。

    “大王,需提防魏军诡计!”孙权身旁的徐盛忍不住面露狐疑,“应再派人前往襄阳,观察蜀军动静!”

    孙权在冷静下来后,也怀疑是不是司马懿故意诓骗他去攻打江陵,因此火速回信给诸葛瑾,让他继续增派斥候前往荆州各地,看看汉军是否有十分反常的行为。

    数日后,东吴大军终于到达陆口。说起这陆口,乃是陆水与长江的交汇口,此处地势平坦开阔,是个屯兵的好地方,因此东吴历代都督都曾屯兵于此,吕蒙更是在此筑造了一座陆口城,方便屯兵守卫。

    自荆州重归汉军后,陆口便由深受孙权信任的诸葛瑾率军五千镇守。除了办事稳妥勤勉外,孙权更需要诸葛瑾向季汉展现一种友好的姿态,争取让荆州汉军放松警惕。但实际上,孙权让诸葛瑾长期派斥候监视荆州的情况,更让诸葛瑾交好镇守公安的寇封,并试图离间他对季汉的忠诚。

    虽然和诸葛亮有兄弟之情,但身为吴臣,诸葛瑾还是认真地完成孙权交给他的任务。因此这些年来,孙权对诸葛瑾的表现甚为满意。

    得知孙权到来,诸葛瑾亲自出城十余里迎候孙权。君臣久别重逢,少不了寒暄一阵。在大军安好营寨后,孙权方才在中军大帐内,与诸葛瑾细细商讨荆州之事。

    “大王,据多名斥候来报,司马懿已率兵攻打襄阳,听说张辽也引兵前来!两人麾下共有数万军马!”诸葛瑾激动地说道。

    “如此说来,张飞病危之事定然不假!”孙权也是越发地欣喜,“既是张辽来了,襄阳早晚将破!”

    “大王,蜀军定会派兵支援襄阳!我军更当火速前往攻打江陵!”周泰第一个站起身子,斗志高昂地说道。

    “大王!江陵虽然空虚,但终究易守难攻!”朱然却是谨慎地分析道,“公安寇封又负责沿江烽火台,如若让他知晓我军进兵,足可让马良做好应对之策!想要攻克江陵,便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当年吕蒙虽用白衣渡江之计轻松攻克了烽火台,但汉军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定会格外小心,何况这种非常时期。因此如何处理掉这些烽火台,成了吴军面临的一个难题。

    “众卿有何良策?”孙权对此也颇为忧虑。

    “大王,臣愿亲往公安,劝寇封归顺东吴!”诸葛瑾第一时间出列拱手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