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5章 终于开始视事的渭南县尊(第2/3页)  我生活在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定有表彰!”李南对着长安的方向行礼,情真意切地说。

    “分内事也,安敢复望惊动长安,仆等惭愧惭愧。”已经准备改字叫做赵兴文的赵家耆老赵余算是总结发言,先带着一干世家叩谢天恩,有带着他们向县尊行礼。

    于是,一场“人人满意且称颂的盛会”就这样落幕了,包括一干县里的博士和几名大儒都是。

    “此人好毒心思,还怕这半州豪强死不绝?”回去的牛车上,金文长捋着胡子,对着身边的几位大儒感叹道。

    “吾等便看这毒士自掘坟墓,这渭南一地,吾等多救些读书种子,为孔圣留些香火。”号观柳老人,名为曹拾德的大儒看着自己的同伴,眼中闪动着悲天悯人的情绪。

    “曹兄所言极是,这渭南,险地也.......”

    “虽千万人吾往矣!”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种种感叹化作几位大儒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

    李南不知道他的行为被几位簪缨背景的大儒评价成为火中取栗,此时有些酒醉的他踏上了渭南县衙的书房,看着各种数据,脸上愈发凝重。

    “此便是渭南?”穿越客第一次直面“渭南”这几县之地,只觉得困难直面而来。

    三县之地的税款为二万余九千缗,收入谷六千石,却有一万九千户,隐户的数字还不算,共有大小山贼四十余处,耕地名义上有二百一十万亩,实际上算上下田和荒田,差不多只有一百七十六万亩。

    意思就是说,就连唐律上规定的一户授田百亩都没有办法做到!

    本来按着三县之地,田亩远不止这个数字,但是大量的世家和“良民”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根本不用交税。

    缺钱,缺田,盗匪横行,世家寒门交织,虽然李南对于渭南县的情况有一个心理准备,但是他没有想到会有这么惨。

    渭南县太穷了,还是在盛唐开元的前夜!

    掀开盛唐风流光鲜亮丽的外衣,下面全是腐肉和脓疮!

    两万九千缗什么概念呢,据说唐代宗款待大将郭子仪,极度奢侈无度,一顿饭就花费了十万缗。

    换言之,就是放在中唐时期,渭南县的所有收入,只够郭子仪喝个早茶。

    而一万九千户看着不多,但是古代的“一户”往往就是几世同堂,人口繁杂,平民也算一户,世家大族也算一户,两者的人口不可比拟,再加上隐户,李南初步估计,怕是有十一二万人。

    这么一算的话,每个人口一年生产且分到的粮食刚好够一年所食.......

    但是你别忘了,还有不少的世家和地主!!李南不敢想象那些最底层的小民过得什么日子。

    还有在他们之下的奴隶们,李南甚至不敢多想。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哪怕在长安,为什么有不少人抢着给太平公主府当奴隶。

    哪怕很有可能无端被处死.......在饥饿面前,一碗米粥就是最大的正义!

    或许比自己穿越过来的那个村子好点有限吧,想起了穿越之初的稀得可以照人的麦粥,李南顿时觉得压力满满。

    他也终于明白了,他那些“大计划”为什么在姚崇的眼中,全是空中楼阁。

    得想想办法了,第二天一早,李南让人搬来县府的卷宗,细细地记录,分析,又让弥彦带头,去查探寻访渭南的山形水势,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想。

    就在新任县尊为渭南县殚精竭虑抠破头皮的时候,太平秘卫通过极为隐秘渠道传来的消息,让他如同分开八块顶梁骨,倾下半桶冰雪来,从头凉到脚。

    那位带着礼部命令送“天一大夫”过来的年轻礼部官员,就在渭南回长安的道路上,被人刺杀了!

    动手的人下手之利落,留下的痕迹之少,留下的刀痕,像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