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4章 悔恨不已的穿越客(第2/3页)  我生活在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直,劳民伤财,若有藏污纳垢事,岂不是污圣人名声?”这样的话还算直白的,其中更加佶屈聱牙的高级骂人话,李南不想看也看不懂。

    李南也实在想不通,一个简单的领导题词,竟然会生出如此多的事故和斗争。

    只能说这就是朝堂啊,一句话都可能让人万劫不复的朝堂。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话在朝堂正着读很艰难,反过来念却是很容易!

    事情一涉及到最讲规矩的儒生,就开始变得麻烦起来,关于题字后书楼到底算是皇家图书馆还是县立图书馆的问题,他们就吵了好几天。

    本来简简单单李显一言而决的事情,李南也没有想到搞成这样,还想着大舅子给出把力,结果他忘了朝堂说了算的是韦后,韦后抱着看好戏的态度不发一言,让皇帝压力山大。

    最后还是上官婉儿帮着调停了一把,经过一系列繁杂的程序和讨论之后,礼部用前所未有的“快速”通过了一项决议,天一阁三个字被封为“天一大夫”,正三品,乃是皇帝为了大兴文教特封的,作为“上官”来到渭南地面驻守。

    这么一项巨大的荣誉不能白给,吏部决定,三年内渭南县令不得升迁,而且一旦天一阁出什么事,就按欺君论处!

    这是要把我按死在这里而且在头上给我悬了一把刀啊.......李南终于体会到朝堂上的杀人不见血,比起在野的更加的凶险,而且也明白了他的“敌人”们有多么难斗!

    毕竟要对付李南本人可能不易,但是要对一座图书馆下手,那就简单多了,后者只需要一些谣言或者放一把火就可以,跟他绑定的“天一大夫”,就会把李南和渭南县带入深渊!

    李南这才感到了穿越以来的直面的最大危机。

    因为他现在面对的是一个“阶级”!

    哪怕权倾天下的太平公主一系,面对着一股“大义”,也有力有未逮之处,而且很多时候号称翻脸就宰人的太平,宰的也是一些“死士”和“外围”,对于文人,她可是不敢轻易动手的。

    “天下易得,儒生难斗。”出自于武皇某次酒醉后的隐秘感叹,睥睨一世的太宗被魏征孔颖达喷得一脸口水不敢还嘴,武皇则天面对骂她的檄文还要夸赞文采好,得位后不得不选择酷吏政治这种下乘手段,然后还被儒生占据大义推翻了。

    这番话是太平公主告诉李南的,就在前几天李南下山前,她严肃地提醒了李南,并且直接提醒李南借着自己的权势,前段时间有些“飘”了。

    “这朝堂之上,乃是天下最为凶险之处,而儒生亦是最可怕之人,还请郎君切莫轻视,万事小心。”太平公主直言不讳让李南感动之余,也对于自己之前的行为作了一番检视。

    不是自己人谁给你说这个!

    自己真是太飘了,以为太平公主府无所不能,这种被长安重点关注的当口,还敢大辣辣地让人代管渭南,甚至还做出了请皇帝题字的事情,竟然姚崇都因为这个写信来提点自己了。李南这才觉得冷汗涔涔起来。

    渭南县可是孕育自己心目中“新大唐”的地方,自己怎么如何轻忽??李南罕见地老脸一红,对着太平公主行了大礼,又去信长安,谢过姚崇的提点教诲之意,自承其错。

    此时李南再不敢以“进步”和“先知”自居了,在心中将他对于渭南的规划和想法合盘拖出,恭请老师指正。后者给出了不少的建议和批评,让李南脸红不已。

    原本以为自己的“计划”可谓天衣无缝,之前还带着吓世人一跳的心思藏着掖着,可是在姚崇这种智慧长者看来,不仅漏洞百出还大多是空中楼阁。

    “石安且放手一搏,这朝中之事,为师帮汝阻挡一二!”回信的末尾,姚崇写了这么一句表示很看好。

    等到李南稍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