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什么特么的叫惊喜(第2/3页)  我生活在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高,相貌,还有手下的田亩还有奴婢数量,下面还有观云僧等人作保,上面盖着官府的大印。

    牛百龄还是极为给力的,听说李南的户籍跟随身的金银细软一起被抢去了,第二天就帮李南重新补办了户籍,还给他开了醴陵县的过所。

    而落户在蜀中眉县,这也是李南之前想好的,他一脸扭捏地告诉和尚自己再也不愿回老家那个伤心之地,干脆我落籍到大师你所在的眉县吧。

    满以为和尚会对于他这种借口表示一定程度的怀疑,但是和尚用一种我早就知道的似笑非笑的神情表示同意了。

    难道,这个观云僧早就开始怀疑我是黑户了?李南有些惴惴不安。

    不管了,先看看户籍。

    李南反复将户籍看了几遍,努力将上面的繁体字辨认清楚了,发觉这个也是一张临时身份证,上面写着醴陵县为他补办的原因,还有作保的几个人签名,李南可以拿着这个回到蜀中的时候找当地官府,才能真正补办登记。

    不过,想不到这唐代的户籍要登记的户口和田产的状况,李南看着上面写着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牛一头,奴仆若干,心里有些懵逼。

    我擦!这就过了!李南一方面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另一方面又为到时候自己去哪里弄出原本就没有的一百亩田这个事儿苦恼起来。

    事实上,唐朝每个男子成年的时候,朝廷要分100亩田给他,但是只有其中20亩是给你的,叫做永业田,上面只能种粮食。剩下的叫做口分田,你可以用来种桑麻蔬菜豆子等等,但这些在你死后要收回的,所以给李南登记的时候,就直接按照这个来了。

    什么,你说登记的人就不怕李南家里良田千顷,奴仆好几百,写少了李南不高兴么?

    拜托,这些田都是要交税的好吧,你明晃晃地写着良田千顷,到时候就按照这个来收税,你遭不遭得住?

    这个时代的士族,隐瞒自家丁口和田亩是很正常的现象,他们会把自家的田亩分散,挂在自家的家生子身上,甚至自家部曲身上,反正古代的宗族制度注定了他们一辈子也难逃他们的掌控。

    所以哪怕豪富如崔哲等士族子弟,在未出仕之前,他的户籍上田口也是跟李南写得一样,等到他们当了官,以前挂在他们家生子手里的田才会挂到他名下,从此就可以不交税了。

    当然,有些大士族为了自家子弟的官声,就算出仕了也不会轻易将田产挂到他名下,也是有的,反正那些田又跑不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在大唐,几乎算是公开的秘密。

    所以在彼此心照不宣的情况下,醴陵县的户房就把这个事儿给办了,也趁机免去了李南露馅儿的风险。

    “这个古代的官场,还真是个人情社会啊。”李南感叹道,看着朝思暮想的户籍轻飘飘地就到了手,自己连人都没有去,可见牛家在本地的势力。

    虽然是个临时的,但是只要到了蜀中,自己有观云僧等人作保下,再买它一百亩地,自己就可以真正的落户了。

    最大的问题解决了,李南不禁有些感叹,觉得浑身轻飘飘的地,骨头都轻了几两。

    大丈夫果然不可一日无权,在体会到的权力带来的便利之后,李南开始对于如何混个官身开始强烈憧憬起来。

    决定了!过几天就是买些文房四宝来,好好读书,争取出仕,成为大唐的“人上人”。

    我的目标,不止是蜀中,而是那世界中心,此时的万都之都——长安!

    不知不觉中,李南的目标已经从如何在唐朝苟下去,变成了如何成为唐朝的统治阶级。

    这个转变连他自己都没有发觉,如果此时有镜子的话,李南就会发现,自己样貌虽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气质跟刚来的时候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