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74.常山贼首(第2/3页)  牛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数千人,他们分散在大山之中,居无定所,神出鬼没,时不时向刘秀的心腹之间插上几刀,虽不致命,但总是让他难受,看似癣疥之疾,却渐成心腹之患。

    随着太行山东部的粮价越来越高,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脱东者日渐增多,自从山大王们统一到了汉情局的领导之下,百姓逃向山西比从前容易多了。

    从前都是拼运气,流民躲避着官兵的堵截,钻进深山,寻找向西的道路,一路道路险峻、缺衣乏食,死亡率极高,能熬到山西者十之二三,高峻绵延的太行山让流民望而生畏。

    可是现在不同了,向西流亡有了固定的地下渠道,有中间人安排流民入山,与山都尉接头,再由山都尉的队伍护送到上党和太原各郡,每送一批流民过去,都能换取一定的奖赏,因此山都郡们乐意做这些事。

    厺厽 LOL小说网 lolxsw.com 厺厽。自从有了这些渠道,脱东者成功率越来越高,只要进了山,大部分都能活着抵达建世汉境内。

    脱东的流民或者被安排屯田,或者就加入了山都尉的队伍,在山中打起了游击。太行山以东各郡一时风声鹤唳,地方官府疲于应付。

    而建世汉的太原、上党、河东等郡因此吸收了大量流民,人口显著增长,屯田范围也在日渐扩大,人虽然消耗粮食,但是人更能创造财富,人口本身就是财富。应该说,山西各郡越来越富裕兴旺了。

    前些天一批流民攻打井陉口,惹得前将军李通来剿匪,没来得及进山的流民队伍挨了一下子,被大杀了几百,逃散了,李通乘着胜势,大力剿匪。

    敌进我退,山都尉们全都退回到山中避风头,凭他在山外怎么剿,只要不进山就行。不出所料,因为山路难行,大军不好行动,李通匆匆收兵,留下积弩将军傅俊率军七千兵马驻扎在土门关。

    傅俊派两个校尉各领人马一千余人,一个在井陉东口土门关以门的抱犊寨,一个在土门关以南的海螺寨,协助防守井陉口和剿灭山中流寇。攫欝攫

    井陉口的土门关在一个洼地里,四周高中间低,抱犊寨和海螺寨就在它两边的山坡上,两寨与土门关结成紧密的三角形,牢牢把控着井陉东口。

    这个地方只有兵仙韩信能不怵守军,打出背水一战的经典战役。对于山都尉常子都来说,这七千人完全不是他能匹敌的。他惹不起,还是应该猫在山里不动,慢慢等待出击的时机。

    可是这事还真就不是他说了算,他是想在山里眯着,积弩将军傅俊却不想歇着,他一门心思要把这些流寇全都清剿完毕,好早点回邯郸家里去。

    这天常子都正在山间木屋里睡大觉,忽然他的小弟来报告:“都尉,敌军来了,离这儿不到十里了!”

    常子都一下子跳了起来,这个消息不同寻常,官兵进山剿匪,从来都是瞎子似的,动不动就迷路,今天怎么找得这么准,直接奔着他的巢穴来了?直到十里之内才露了形迹,看这样子肯定有人带路,兴许是出了汉奸。

    两汉之间凡是反水的全是汉奸,这称呼没毛病。

    “有多少人?”常子都问道。

    “不清楚,看着挺多,怎么也有几大千的样子。”

    常子都立即带着他的手下离开,一共五百多人,行动相当迅速,等到敌人到了山脚下的时候,他们已经出发了。

    反正山贼没什么家当,拿上刀,随身带些干粮就走。

    这次剿匪的官兵将领是抱犊寨的王校尉,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父祖皆为两千石,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