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秋猎三(第1/3页)  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次秋猎虽说是与游牧民族各部会盟,加深相互之间感情,促进大明内部各族的团结与稳定;另一方面,崇祯帝朱由检想看看旧勋贵们还保留了多少勇武与血性;最主要的是加强新生代孩子的体能与意志的锻炼,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培养下一代的阶层,通俗点就是他们自己的“圈子”,革命的语言是“阶级”。

    朱由检不能学西洋人开办宫廷舞会,大家搂搂抱抱增加感情,如果那样大明估计会被儒学卫士掀个底朝天;只能走传统路线安排春游、秋猎这些传统节目,有时他在想是不是把在军中流传的足球及运动会搞起来,毕竟就两项有点单调。

    闲话少说,继续谈正事。

    经过十几日的骑马跋涉、风餐露宿,一路走走停停,皇帝一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承德;还别说,这番苦吃下来,不仅少年们习惯了,连内阁的文臣们都精神不少。

    承德是北京到漠南蒙古重地赤峰的中间点,也是渤海盐业集团往蒙古各地通商的重要节点;道路经过几万筑路大军几年的辛劳工作都拉通了,部分位置也仅够一辆马车通过,要保证能并排通行两辆马车还需要时日,要全部变成水泥路更需要时间。

    崇祯赐名“承德”也是投机取巧,不愿动脑子的结果;随着过往客商的增加,让原本的筑路的材料与人员中转中心变成一个真正的市镇;现在正在往城市的方向发展,内宫建作监在这里专门设立点,开始做筑城准备。

    为何筑城由内宫负责?不要忘记关外的土地,除了辽东三省的地,其余各行省、总督区的土地全部是皇帝的直辖地,大明皇帝私人的领地;承德也不例外,这是漠南蒙古内附的条件,也是后来东海女真及漠北蒙古各部内附的条件;也是他们的私心,留有后手的私心。

    至于那些蒙古王爷们,各地卫所的土地他们有管理权和部分使用权,这个前文述说过,不再多说。

    承德从崇祯三年开始建设,到现在还到处是工地与帐篷,可以是欣欣向荣,也可以说灰尘满天飞,活脱脱破坏自然美景的作案现场。

    没办法,定承德为秋猎地也是年前刚定的事,朝廷的旧臣新宠为了靠近皇帝,哪知道这是“炒地皮”,蜂拥而至在承德买地建庄园;好在内宫敛财有道,没有坐地起价,可房子一下也建不了那么多,有钱也没用,没那么多闲人。

    行宫当然不可能一下造好,皇帝一家也只能在承德的山庄别院里挤着住,大臣们则在河谷地带搭帐篷凑合着应付着;好在真正的会猎地点还在百公里以外,要不这大明的脸面还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这不,几位操心过度的大臣们又进言了,首辅李标忧郁道:“陛下!这承德一时半会也建不好,要不御驾在承德只停两天,先去乌兰围场?”

    知道事情难做吧!朱由检舒服的靠在椅子上,慢悠悠说道:“急什么?等他们差不多齐了再去不迟,这地可是你们内阁与五军都督府定的,按朕本意定在元上都最好,只是定了就定了,下一次会猎就好了;再说现在有‘牛痘’,那些蒙古王爷也不会有啥事,他们乐意,可以参加每年在蓟州那边的会猎。”

    李标看了下皇帝,没敢说出幕后的故事,犹豫再三继续说道:“陛下,内阁商议赤峰、承德、蓟州、唐山、永平等六地组成一个新的行省,归直隶总督管辖;天津卫建议升格为天津府,由内阁直辖,等同顺天府、松江府与应天府。”

    调整行政区域?朱由检奇道:“说说具体想法,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皇帝没有反对,李标受到鼓舞,激动的接着说道:“呃!臣等觉得顺天府辖区过大,现在市场商贸发达,各地新起市镇都来京城办理事物,有些误事;京师做为大明的门面,应当是繁华昌盛之地,管辖之地过大未免顾此失彼;至于新设行省,同样这些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