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明示(第2/3页)  万历新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右,众汉官武将分别在管帽椅上坐定。蓟辽总督刘应节身后设一高桌,其上是六尺五寸高的大令旗,旗下为一尺九寸宽的木制卧虎令符,此即为可立斩四品以下的王命旗牌——赫赫威仪压制的满场鸦雀无声。

    蓟辽总督刘应节今年五十八岁,虽然年长,但戎马经年,身强体壮,声如洪钟。

    见场中安静下来,他清清嗓子,朗声道:“诸军、卫及女真各部!建州都指挥使王杲,本为东虏之民,不听朝廷声教。胆敢兴兵,犯我边城!自恃勇武,而杀朝廷备御、探马、边骑若干,事后不自刭请罪,却仍裹挟部众,抗拒天兵。本帅要问,朝廷百战之兵,带甲百万——区区建州,何以当之?”

    “祸福之机,唯其自招。辽阳一战,王杲万兵俱死,仅以身免。随即古勒城中,妇孺兼有,而玉石俱焚。其种类在辽东绝矣!”

    “今日,本帅受朝廷之命,召集诸部来此。为申明天恩所覆,皆皇帝赤子;明示你等祸福之机,开尔等自新之路!”

    这段话说完,场中仍是一片寂静。女真贵人圈内,有不懂汉话的虏酋,身边也有通译将刘应节的讲话低低翻译了,说给他听。能听懂刘应节话中之意的,个个脸色苍白,双腿战栗。

    刘应节见众虏脸色灰白,已被夺志,心中暗爽。他摸摸唇上短须,一声大喝道:“将王杲父子三人,押上刑台!”

    锦衣亲兵听令,将王杲父子三人押上了榷场右侧的刑台。刘应节道:“奉旨!”

    所有虏酋在李如松指挥下齐齐跪在紅毡之上,随后李如松和场内众军都单膝跪地,听刘应节宣旨。

    “皇上口谕:王杲剐刑,其二子绞!在抚顺榷场示众三月,并令诸部首领观刑——此为明示天道。若再有不服声教者,则罚及尔身,悔之莫及!”

    众人听了,先喊遵旨,后齐呼万岁。

    在李如松指挥下,众虏酋移步向西,遵旨在刑台之下观刑。众人见王杲父子三人被五花大绑,每人被两个明军压着脖子,垂首跪在刑台之上。

    曾经叱咤辽东的女真首领,此际嘴巴被衔木勒住,头顶的小辫早就散乱成一团,哪里还有一点号令诸酋,尊称玛法时候的威风?

    有平时被他欺压的,心里有点暗爽;有尊敬王杲的,敢怒而不敢言;至于觉昌安、王台两个和王杲熟悉的,想起自家孙女儿和绑缚阿台送京的事,心里五味杂陈。

    按照处刑的流程,锦衣卫军先将阿台兄弟两个拽起,双臂后面绑绳不松,脖子套入绞索。在他们脚上各绑了一个沙袋后,最后取下他们口中的衔木。

    未等这哥两个跟王杲说什么,一声号炮响,隔板向下一落,沙袋拽着身体向下落去,绞索一下子将他们颈椎勒断,立即气绝。

    见众虏脸上露出恐惧之色,在那里交头接耳。李如松在旁边心中暗道:“好戏还在后面,看着吧。”

    又一声号炮响,从京师被外派出红差的刽子手刘小刀带着两个徒弟,身穿红衣走上刑台。

    刘小刀打开随身包裹,露出了众虏见都未见过的各般刑具。随即命徒弟将王杲衣服脱去,绑在刑台的木桩子上头。

    等将赤身的王杲绑好了,两个徒弟捡起地上渔网抖开,将王杲脖子以下用渔网围住,在木桩后收紧——随着渔网越收越紧,王杲身上的肌肉便从网眼中涨出。

    刘小刀见徒弟把准备工作做完,右手即把自己最趁手的小刀拿起,在王杲嘴上衔木下探入,左手随即握住绑衔木的皮条往下一拽——众人只觉得眼前一花,小刀已将王杲舌头从其口中剜出。

    王杲疼的啊啊大叫,张大嘴惨呼。刘小刀此时已经接过了徒弟递给他的药粉,一把扔在王杲嘴里,给他止血。

    随即刷刷两下,众人没看清他如何动作,王杲的眼皮又被割下——那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