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汉中规划中(第2/3页)  老子就是要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在基层军官上,反正李适是真的不嫌多,而自己培养也尽量向基层军官进行培养。

    现在,因为钟元常在李适命令下,先修建一条汉中直通长安的道路,当然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路段要靠修建高架桥来链接,这就让普通民夫真的很难适应这个劳役。

    唯一办法就是那些拥有脚步稳固的天赋能力的正卒。

    毕竟且不说在悬崖峭壁上攀登这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就算是能做到但各种物资也要人送上去啊!

    但李适也不可能凭空的变出这么多的兵员来,尤其是拥有天赋能力的正卒,对李适来说也是有着很大的缺口。

    所以在神洛到上党的道路进入到后期后,这些屯田兵们开始被钟元常每个月抽调过来。

    不知不觉三个月时间,已经有了七八个屯田兵进入到汉中了。

    因为这些屯田兵本身就是脚步稳固天赋,所以虽然是翻阅秦岭,但相对其他士兵来说速度快了很多,三个月时间,就来了三四万的人。

    这也让李适省了不少的心,不过到了后,李适又拉出了几个团,重新修改了天赋。

    他们的天赋被改成了装备强化,因为这些人被李适拉过去开垦梯田去了。

    屯田兵的脚步稳固天赋赶路什么的相当省事,但想要开垦梯田,开始需要强化自自己手中的工具能更加有效率。

    这也李适要留在汉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要让后来的屯田营捏出自己想要的天赋。

    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像李适这种哪怕只一天赋就能随心所欲的捏出想要天赋的,整个大仙朝也就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李适,一个是皇甫明,还有半个是赵子龙。

    至于二天赋的,那就只有皇甫明了,就算李适也做不到双天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捏。

    至于朱俊与卢子干,朱俊是专注骑兵,卢子干是涉及真气类,其他的没有这三个人的涉及范围广泛。

    倒是曹孟德慢慢有机会成为第四个人,因为今年在荀彧操作下,曹孟德果断舍弃兖州,把整个体系都迁徙到青州,开始重新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并且在青州的太公苑选择了收曹孟德为门下,对曹孟德进行类似皇甫明的培养。

    说实话,曹孟德的天赋比皇甫明还要高一点,按照太公苑估计差不多五年就能到达皇甫明五年前刚出山的水准。

    这让曹孟德听了心凉凉的,但至少也是一种进步的方式,总比没有的好。

    而这时候,李适则全心全意的把心思全部都放在汉中,打造属于汉中的工业体系。

    虽说是要打造工业体系,但第一步最重要得肯定是农业。

    毕竟如果粮食都不足,结果去打造什么工业体系,非常容易出现隐患。

    而汉中虽然也算能耕种的盆地,但想自给自足的支撑起工业城市的发展还是很困难的。

    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在卢子干帮助下进行开垦梯田,毕竟农业才是工业的基础,农业没有打牢根基,工业也无从谈起。

    开垦梯田这种事情,从劳动力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

    但在益州这地方,自己能种植出一斤粮食出来,比得上别得地方送十斤粮食。

    梯田这种种植方法,已然是最划算的事情。

    尤其是张鲁与汉中世家是投降过来的,他们手中的土地李适不好动手。

    在这样情况下,通过军团在半山腰开垦出田地则会完全成为自己的私田,更好支配。

    唯有农业能让汉中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却才给工业化打下扎实基础。

    因为汉中在接下来的规划中,会成为自己相当重要的一环。

    毕竟除了汉中到长安的要修,以后汉中到成都的还是要修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