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张简之(第1/3页)  出羽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方既白,大日初升。张小玄把身上老道人的道袍挂在竹椅上,随手从屋子里拿了颗豆大的青盐嚼碎,又去竹筒那取了口山泉水,混着漱口去了口中的浊气。院外的飞瀑边老道人放倒了了根青竹,青竹筒中空,两根相接引入院中,山泉水可直接饮用。

    张小玄夏日最爱饮这山泉,竹香混着山泉的甘冽,入口微甜,沁人心脾,偶尔山里掏了山里的野蜜,房两滴在泉水里,更是佳饮。老道人最喜用这泉水煮来泡竹叶饮。煮出来的竹叶青绿盎然,生机勃勃,张小玄每每有饮天地精华之感。

    张小仙晨日间一向是日上三竿方起,道观也无人光顾。张小玄自去山下白鹿村寻爹娘。他认为老道人失期一事须告知父亲张简之。

    张小玄的母亲元氏和白鹿村的普通村妇有很多不同,元氏身材析长瘦俏,脸型娇小而肤白,年近四旬,一身素衣常年洗的发白,观去清静而多丽。张小玄的父亲张简之身材高大,虎背熊腰,面相端正,喜着玄衣,晨时多闻鸡起舞。张小玄总觉得家传的《太上两仪分水剑诀》硬是被张简之练成了太上两仪烈火刀,火烈有余,水性皆无。

    君子多喜剑,猛士腰挎刀。张简之正是挎刀之人。

    小玄家中是山石修筑的房屋,房梁乃百年老木做的主干,旬月晾晒而成。屋法,失期未归,父亲又来三日之期。张小凡暗暗腹诽不敢言。

    张简之挎刀背弓,下羽山,直奔郁洲城而去。

    。。。。。。。。。。。。。。。。。。。。。。。。。。。。。。。。。。。。。。。。。。。。。。。。。。。。。。。。。。。。。。。。。。。。。。

    山海经云,郁洲乃仙人所居,属十洲三岛之列。始皇帝东巡至此路尽,观海望之而返,未得仙人之术。

    晋室南渡,无力北征光复河北,然郁洲有煮海晒盐之利,虽地产不丰,却不可弃之,置郡而治之。张简之视郁洲高大的城墙如无物,他见过更高大的城墙,郁洲在天下州郡之中算不得什么。

    郁洲长年只开东西两门,东门名望海接东海,海上来人皆由此门进。城内之人亦可由此门出或乘舟或观海,望海门亦是由此而来,名符其实。郁洲西门名朐阳,与曲阳音同,陆路来人或郁洲土人多由此门而入。张简之正是由此门入的郁洲城。

    郁洲太守府门前有青石铺成大道,四马可并行,大道直通郁洲城东西两门。太守府坐北朝南,太守辛昺正在府内后园小憩。临海郡旧属走海路送来的新茶,被其常饮所剩不多,郁洲本地也有一些山茶,饮来苦涩难以下咽,辛昺不喜。

    辛昺喜饮茶,更喜煮茶,他虽从临海郡谪离多年,但有几个旧属尚记得他。十余年前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相继仙去,王谢两家谢玄、谢琰故去后权势亦大不如前。他朝内无援又恶了桓玄便被贬于郁洲任太守。十余年来,辛太守公事唯煮海得盐,私好唯煮茶作饮。

    太守府后园凉亭中,檀树高大的树荫如华盖遮住夏日炎炎,蚊虫都躲在又矮又小的楮树群里。府奴和武士们皆躲进树荫之下,唯有一武士,身高七尺,昂然立于亭外,如虎豹伺立。

    辛昺也不管他们,秋蝉能有几日可活,且由着他们。太守身着晋国高门常服,素色长袍,峨冠博带,虽夏日炎热亦不失雅士之仪容。辛昺正静待茶熟,稍顷水沸茶熟,辛昺将白玉盘中摆好的几瓣兰花倒入沸水中。兰花乃二月采摘,日日晾晒成干枯之状便于封存。他又添些山中采来的野蜜,取白玉壶乘之,封壶口。

    辛昺封完白玉壶,向立于院墙边上躲烈日的府奴们挥挥手,一个十七八龄的高大府奴便小跑而至,小心翼翼捧起白玉壶疾走,速让另一个已立于深井边上的府奴将壶系在准备好的红色带子上。两人缓缓放开带子,让白玉壶正好将壶口以下部位置于阴凉的井水之中。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