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6章 天下又双叒叕震动了(第3/4页)  1255再铸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非也。齐国公城坚兵多,自可坚守,王师应溯河而上,收复开封!”

    “非也非也。开封地处中原,路途遥远,哪有那么容易收复的?端平之败都忘了?不若入南阳地,取邓州,再奇袭汉中,收复蜀地才是!”

    “非也非也非也。蜀地路途艰险,收复起来得花费多少力气?不如跨海捣燕,收复燕云!”

    “……”

    街头巷尾,酒楼茶肆,火热的议论声连绵不绝。南宋被动挨打了百多年,如今居然主动进取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收复大片失地,如何不能让他们振奋呢?

    当然,如果仅是徐州的好消息,那还不够。要知道三十年前端平入洛之时,宋军可是一度收复开封、攻入洛阳的,但最后还是被蒙军给打回来了,损失惨重。因此在普遍的乐观情绪下,还是有不少年长者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但这还没完,之后又有不断的捷报传来。

    3月15日,北方再次传来消息,东海海军入睢水,配合夏贵亲率的大军,攻占了符离、宿州二城。

    3月20日报,夏贵大军南下,又有怀远军一部北上,夹攻宿州南部重镇蕲县。在东海巨炮的轰击之下,城墙塌陷,宋军一拥而入,生擒蕲县权万户李义、千户张好古,歼灭蒙军数千。

    4月5日报,夏贵大军士气高涨,进入涡水,誓师北伐,定要收复亳州!

    这些消息,若是放在以往,哪一件都是足以令天下震动的大事,但现在却接二连三地传来。频繁的震动之下,宋人越来越振奋,到后来甚至都有些麻木了,对战事的新鲜感渐渐褪去,风花雪月之风再次刮了起来。

    “哈,是子安兄啊,别来无恙!怎么,这期的新闻看了吗?”

    “看了看了,王师北上了!夏锦龟实在威武!来,为大宋喝两杯。”

    重阳楼上,两帮士子相遇,寒暄一番之后,在同一桌坐下,叫了酒菜,闲聊起来。

    “呵呵,恭敬不如从命。子安兄,上月那片《西江月》我可拜读过了,‘枯树又发新春……’,文采更胜从前啊!”

    “哪里哪里,若是平沁兄发力,登上二版不是轻轻松松?来,今日不醉不归……”

    这样的人群,在重阳楼和其它酒楼里到处都是。胜利的好消息,也刺激了临安的娱乐业,有产阶级相比平时更乐于出去喝杯茶吃点小酒,与人交流最新消息,同时也分享胜利的喜悦。

    在这连串的振奋消息之下,有人花钱,但也有人反而赚了些钱。

    重阳楼二楼的一个雅间里,林大力笑着把一叠会子推到了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士子面前。“与权兄,有劳了,前后两篇雄文,实在令人慷慨激昂。这是润笔费,还请收下。”

    对面的士子朝那叠会子瞄了一下,虽然现在会子贬值,但这么厚的一叠,仍然是不小的一笔钱,当即说道:“不过是写几个字而已,宜中何德何能收此大礼!过厚了,过厚了!”不过嘴上这么说,手上却并没有把钞推回去的意思。

    林大力笑了一下,把会子塞进了他手里,说道:“不必客气,与权这两篇文,可顶千军万马啊!千军万马得要多少粮草?与权省下了这么多,得此报酬自然是理所应当的,收下吧。”

    林大力是东海商社文化部的股东,当初在胶西县搞舆论搞得不错,后来就被派到了临安来,跟魏万程搭伙搞文化事业。之前还只是搞搞报纸写写小说,没太显山露水,但到了今年战事大作,他就忙碌起来了,在舆论场上兴风作雨,编排新闻自不必说,还请了文人专门撰文鼓动气氛,那是一个热闹。

    眼前这位,就是他发掘出来的一位白金写手了。

    此人名为陈宜中,字与权,来头可不小!后世,他可是做了南宋的末代丞相的人,带领这个已近末路的王朝走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