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云动(第2/3页)  乞活西晋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玩弄天下于股掌,朕不如也!”

    殿中随之一片唏嘘,人人却仍紧盯着魏复的神色,皆知细肉马上就要来了。果不其然,片刻之后,魏复将身形坐得更加笔挺,沉声肃然道:“即日起,传令关中所有郡县,全面征兵!半月之内,朕要凑齐三十万大军,全副武装,且备齐三月之粮!”

    “陛下,我等这是要对华国出兵,阻止其攻灭匈奴吗?”席中右首,汲桑时期就追随魏复的悍将淳于康起身问道,满满的忧虑和不愿,“还请陛下三思,华国灭匈,乃大快人心之举,哪怕是我大魏百姓,也皆街头热议,拍手称快,我等若是举兵对抗,只怕会大失民心,军心士气也难提振呀!”

    “有备无患,伺机而动!至少,我等也需自保嘛,焉知那位华王是否止步于大河之东?”若有深意的看了淳于康一眼,魏复淡淡道,“若朕所料不差,待得我方兵马聚齐,血旗军当已定鼎胜局,届时,趁其尚未脱身,我等也该西征了。当然,若华国不能速胜,他方兵马聚齐联攻,则另当别论!”

    魏复的回答很是详细,却也等于没说,淳于康嘴巴动了动,没再多言。魏忠则出言道:“陛下,我方虽已全踞关中,且修养经年,可自元康年间氐人其万年作乱,关中动乱已有二十年,民间极度疲敝,人口不过百多万,我等若是征调出三十万军兵,只怕就要十户九丁了,而春荒时期,也更难筹备三月之粮。陛下若是一意孤行,势必令关中士民极度困窘,难免民怨载道,日后便不好治理了啊。”

    “呵呵,民怨载道?无妨,倘若血旗军此番轻取匈奴,只怕这些关中子民,就未必还会是朕的子民了,便留给华王头疼去吧。”魏复无所谓的一笑,想了想,续道,“多些宣传,就说华国逼迫我等西征,把一应罪责都推给华国,至于粮食,实在难以凑齐,便与华国商议,缺粮我等还如何西征呢...”

    与之同时,青州临淄,大将军兼齐王府,苟曦沉默而坐,在其下首,一干心腹将佐同样济济一堂,这里便是时下民间所称的齐晋势力的小朝廷了。对着一份类似的信报,苟曦沉吟半天,终是叹了口气,继而面露厉色,扫视众人,目光灼灼道:“匈奴一旦被灭,我方将面临何等局面,想来不消本王多说。敢问诸位,当如何应对?”

    “机会仅有一次,大王,还当慎重以待,万莫冲动啊。此前聚兵边境尚可,至于挥师北上,决不可擅动,至少也要等到江南军与关西军全力参战,我等方可伺机出手啊。”苟曦的神色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一名心腹老臣犹豫再三,还是出言劝道,“须知华国只要愿意,随时都可利用水军之利,攻击我方青徐兖三州各郡,令我等首尾难顾,顾此失彼,甚至运粮难行,不败而败啊。”

    “砰!”拍案声蓦然响起,却听苟曦怒声斥道:“机会仅有一次吗?呵呵,只怕如此坐等,不待本王用上那一次所谓的机会,便再也没有机会了。难道要等到他们像是逼迫本王不得称尊那样,逼迫本王迁国吗?”

    众人相顾,一时无语。要说三方汉家势力,最受华国影响的,也最忌惮华国的,便是青州的齐晋势力。齐晋有着漫长的海岸与黄河岸线,一直与华国商贸往来,颇受华国交流渗透,昔年匈羯横行中原时,华国没少资助齐晋抵抗;可匈羯威胁没了,华国却摇身一变,成为齐晋势力的最大威胁。

    尤其是两年前,苟曦意欲称帝之时,就曾遭遇了华王遣使的严正警告,言明苟曦若称帝,便难再行迁国,双方便将无可转圜,从而迫得苟曦只能改为称王,华国之影响由此可见一斑,而苟曦对华国的怨念,自也不想可知!

    “还请大王三思!”那名老臣犹豫一下,再次躬身道。随即,又有几名臣僚出声附和,当然,这也是他们劝谏的极致,因为胆敢死谏的都已死了,苟曦可不是什么心胸开阔的主。

    盯视下方几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