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四回 河内定局(第1/3页)  乞活西晋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昼两夜,三场完胜,血旗中路军闪电突击,轻松歼灭了匈奴上党七万驻军中的六万,并一举夺了郡治潞城。一夜休整之后,大军并未稍歇,留下一万兵马驻守潞城并整顿降卒,余者兵分四股,其中三股各有万余人,携重炮飞艇等大杀器,分别奔赴上党南部、西南部的三个太行陉口,旨在夺关占隘,勾连或说是夹击河内;最后一路则为纪泽亲率的八万中路军主力,目标则是上党西部的泫氏县。

    要说泫氏县,或许知晓者不多,但若换成其六百年前的地名——长平,只怕就该人尽皆知了。昔年秦军攻击占据三晋与河北之地的赵国,最关键一战便是长平之战,彼时赵国西有吕梁山脉,西南的河东有着壶口段的黄河险流,东有丹水等诸多黄河支流相阻,皆难通过大军远征,而从洛阳北上河内再据上党,则可在赵国腹部横斩一刀,长平之战便是那一刀的胜负手。

    那时,赵国在上党面南建立了三道防线,西部一道为沁水谷地的老马岭诸峰防线,傍山约八十余里;东部则为继承韩国的百里石长城营垒,其西起长平关外的丹朱岭,沿着连绵山颠向东直抵壶关城西的谷口。而居中枢纽的常平要塞,则位于丹水发源地丹朱岭一带,高都盆地北缘,也即泫氏县所在,其地正当太行山南三陉的中央地带,正是河内北进上党的必经之路。

    自然,如今华国对战匈奴,局势与长平之战大相径庭,血旗军占据泫氏县城,卡在多向枢纽之地,一为南阻河内的北上通道,以助南陆军放手施为,全歼那里的匈奴驻军,而第二点,则为西抗平阳匈都方向,甚或择机与匈奴主力一战...

    就在血旗中路军移师西晋之时,在其南方的河内,南陆军周新所部也已在半道上截住了从河防东线败退往河内郡城的两万匈奴残军。得益于特战军曹淡屯半道埋雷,炸死了主帅刘参以及许多高级将佐,令残军上下为了指挥权与军事动向等等问题拖延扯皮了许久,周新所部甚至在临敌之前,得以好生休息了一夜。

    扁形方阵!河内郡城东方五十里,正应官道,一片里许宽的旷野上,周新阻敌所采用的,同样是以血旗铳兵为核心的扁形方阵,常规步卒在外,铳兵在内,火炮更内,骑兵则是堕后,与潞城外的血旗军阵雷同,本也是血旗军内部军演所总结出的标准布阵。差别仅在于一个方阵还是三个方阵而已。

    周新所部的东方,姗姗来迟的匈奴残军,尚不知上党刘粲军大败于铳兵扁阵之事。两名临时顶缸残军正副将的万夫长,闻得前方拦路虎的情形,不由面面相觑。若是阻挡他们的有两万血旗军,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放弃郡城,改道陉口北上跑路;若是血旗军摆出一个像模像样的步骑战阵,他们则会象征性接阵一下,继而还是走人;可前方的血旗军摆出这么二的阵型,这叫他们如何是好?

    “直娘贼,血旗军太也小瞧于人了!哼,扁平方阵,兵线如此之薄,嫌被突破的不够快吗?本将历经大小战事上百场,倒是从未见过这等别致战法!莫非我等被他血旗军偷袭了两场,就能任由拿捏,随便派个糊涂将军就能收拾的吗?”矮壮凶悍的匈奴主将气不打一处来,怒哼哼道,“既如此,我等索性就拿这帮贼厮鸟开刀,为了冤死他们手下的大帅与将士们报仇,也给自己出一口鸟气!”

    “不错,历数血旗军过往战绩,仅会些阴险勾当罢了,真正两军对阵,他们岂能是我大匈勇士之敌?”匈奴主将身边,其一名心腹偏将立马红着眼附和道,“便说此前之战,若非他们暗算偷袭,怎能败我河防大军,害了右将军?现有这等糊涂敌将,今日我等正该出一口鸟气,一雪前耻!没准,我等还能由此扭转河内战局呢!”

    匈奴主将眼睛一亮,但就在此时,那位同样是临时顶缸的副将,一名瘦削细目的匈奴人,却是连忙道:“咳咳,将军,血旗军可非善与之辈,我等不能大意呀!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