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四章 赵云(第1/3页)  汉末锦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眼就到了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裘盛已经掌握中山国、常山国以及太原郡有一年了,加上原来的雁门三郡,如今裘盛的势力范围有六郡之多,已经算是一方豪强。任谁都不敢小觑他。

    加上裘盛不仅不穷兵黩武反而休养生息,让六郡的状况比其它各郡要好很多,源源不断的有饥民前来投靠。短短一年时间,六郡总人口便翻了两番。

    无论在任何时候,有人支持就有实力,有人支持腰杆就硬,所以虽然人口增加导致裘盛压力增大,但他并不后悔。古人云:何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点苦都吃不了还如何与群雄逐鹿?故而裘盛心甘情愿勒紧裤腰带继续接收逃荒的难民。

    这一日,阴雨绵绵,街道湿滑没多少人行走,太原却来了一位客人。此人二十出头,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手提亮银枪,身着明光铠,脚踏夜照玉狮子,远远看去就让人心生喜爱。

    此人不是别人而是北平太守公孙瓒的手下赵云,他被公孙瓒派到并州向丁原求助,希望借兵两千剿灭黄巾军。

    赵云向来细致,一路走来发现太原比其它城池都要繁华美丽得多,即使在此阴雨天气,街上的人都不让人感觉沮丧颓废。这自然引起了赵云的好奇心,如今乱世,普通百姓都是朝不保夕,平日里就惶惶不安,在这阴雨天应该更加沮丧颓废。为何在太原却完全不是这样?于是赵云便故意下马跑到一家名叫‘不想走’的小店里去喝酒,希望那里的掌柜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掌柜多年经商,早就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赵云非同一般,立刻非常殷勤的招待起来。为了得到好的答案,赵云也多点了几个菜,照顾店铺的生意。

    很快就将饭菜吃完,到结账时,赵云便问道:“老板,问你几个问题。”

    “大人请说。”那掌柜的手中拿着钱笑道。

    “丁大人还在城内吗?”

    “在,一直都在。怎么,大人要找刺史大人吗?我观大人是员武将,是不是要和丁大人讨论战事?”

    “是的。我是来找丁大人借兵的。我是北平太守公孙瓒的部下,北平郡黄巾猖獗,情况危急,公孙大人兵力不足,所以派我过来借兵。”

    “借兵?大人,此事找丁大人可能没用,找太原都尉裘盛裘大人可能更好。”那掌柜非常认真的说道。

    看得出那掌柜不是在信口胡言,但赵云不太理解为何借兵找并州刺史没用,找太原都尉却更好,这不合常理。而赵云办事素来谨慎,故而询问起其中缘由来。

    因为赵云照顾了他的生意,那掌柜也投桃报李,将太原的黄巾军被裘盛招降的事情说了出来。换言之,如今太原的军队有不少其实就是原来黄巾军,而且只听从裘盛的命令。

    这个情况可将赵云吓了一跳,招降叛军要担不少风险,若是叛军再次叛乱,招降的将领就要被问责,甚至可能因此丧命。

    “裘盛大人很厉害啊。”

    “那是当然。”那王掌柜的笑道,“别看那裘大人不过弱冠之年,但他其实已经手握雁门、云中、定襄、中山国、常山国、太原六地,实力远超常人了。”

    “裘大人如此厉害?”

    “那是当然。裘大人还广开粥场接纳饥民,绝对是一个好官。听人说,这两年六地的总人口已经翻了两番!我相信只要他振臂一呼,至少就会有三十万青壮跟随。只不过他不穷兵黩武,所以表面上看仍旧只是四五万人马。”

    经王掌柜的这么一说,赵云立刻觉得借兵之事找裘盛或许更靠谱,于是转道去了都尉衙门。只不过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恰恰头一天裘盛回了雁门,要五日后才来太原。赵云无可奈何,只能干等。

    五天很快就过了,裘盛也从雁门回到太原。刚刚路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