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布子(第2/3页)  后汉长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怒气冲冲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刚刚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同仁,怎么特么的就犯了二呢!

    见曹操不再使性子,王黎暗自一笑:“孟德兄,在你等心目中,这雒阳究竟是什么?”

    “雒阳乃是我大汉国都,天下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这还须质疑?”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嘲讽,淡淡的看着王黎。

    王黎摇了摇头,接着说道:“那么小弟有一个疑问,当初我等起誓灭董贼,下雒阳。如今董贼已驱,雒阳已下,为何我关东联军昨日一旦解散,诸镇刺史太守便立即挥师回州郡,这雒阳却半点也不停留呢?”

    曹操叹了一口气,说道:“雒阳位居中原,交通四通八达,外有八关耸峙,秦岭黄河,实乃天下中枢。但,董贼执政这些年以来,以抢养兵,军粮多出于抢劫,雒阳已经千疮百孔,经济一溃千里不复往日繁荣。

    我等行军打仗所依赖者,不过人口和粮食耳。而如今,雒阳黎庶或迁往关中,或是逃难他乡,如今也不足昔日一半人口。粮食和人口都没有,诸侯怎肯留步独自面对董贼西凉兵锋?

    更何况,汉室虽然名存实亡,天子尚在长安,若无大义终究为人诟病,易受他人置喙,引来多方不满啊!”

    “依孟德兄所言,雒阳确实不合适作为大本营落地生根了?”

    “正是如此!”

    “那如果黎能够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孟德兄还以为然乎?”王黎把玩着手中的酒樽,似笑非笑的看曹操。

    曹操一惊差点跳了起来,手中酒盏砰的一声落在案桌上:“你是说你有办法解决?”

    王黎点了点头,目光炯炯的看着曹操:“黎总结了一下,孟德兄所忧者无外乎人口、粮食和大义对吗?”

    “正是!”

    “那好,我们就先说人口!”王黎蘸了一点酒在案桌上划了划说道,“董贼入京以前,河南、河内两郡原有约三百万人口。董贼入京以后,一年多的祸害和剥削,两郡民不聊生,存者不过十之三四,却也还有一百万左右的人口,直逼中原大郡不是?”

    “正是!不过,河内不是王匡的地盘吗?”

    “不错,河内的太守正是王匡。但据黎所知,王匡本人已依附袁本初,并在河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甚至还将自家的妹夫执金吾胡毋班和将作大监吴循等人斩首示众,在河内闹得民不聊生。

    虽说胡毋班与吴循等人不过是迫于淫威奉董贼之命前往河东,但那胡毋班毕竟乃我朝执金吾,赫赫有名的八厨之一,竟为自己的至亲所害。孟德兄,你说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执掌一郡之位呢?”

    “德玉的意思是?”

    “河内百姓盼甘霖久矣,孟德兄何妨走上一遭,给当地的老百姓下一场及时雨?难道你还想挥师扬州,躲着享清福不成?”

    呵呵,德玉这是在想将我的军啊!

    曹操点了点头,想了想又说道:“好,就算依你所言,曹某挥师河内,在河内站稳脚跟,可是粮食呢?曹某手中并无余粮,你总不能让曹某去河内空手套白狼吧!”

    王黎摇了摇头,笑道:“黎在清河这些年,共存得粮食五十余万石,黎除掉一些零头留给玄德,尚有五十万石。黎全部给你,你觉得够吗?”

    “人均一石不过满打满算两个月的口粮?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不错,一人一石确实勉强只能支撑两个多月。但是,如果黎再给你筹上二十万石呢?”

    “二十万石?你那里来的这么多粮食?”曹操惊愕的看着王黎,脸上大大的写着‘老子信你才怪’的几个字样。

    王黎也不为意,接着在案桌上划着:“黎查过雒阳城中的粮食和户口,按各家各户的存储算的话,足有二十万石……”

    话音未落,曹操已经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