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谏言(第2/3页)  后汉长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数道声音同时响起,只见王黎、曹操、孙坚、李、丁原及公孙瓒数人在案桌后抱拳站起。

    袁绍眉眼一挑,这王德玉身边不知不觉就已经聚集了如此多的诸侯,心下暗自忌讳,扫了众人一眼,淡然的看着王黎道:“德玉,虎牢关一役虽然全奈你用计方能轻易而下,但徐荣等人既然执迷不悟不愿投降我等,难道还要我等养着吗?还是说德玉是觉得本帅要斩杀几个贼将也不能?”

    原来,此次虎牢关一役能取得大胜正是源于王黎用兵。

    王黎知道在历史中孙坚曾在梁东为徐荣所败,江东男儿伤亡惨重,也知道徐荣知晓孙坚军心大乱定会前来劫营。

    因此,与曹操、夏侯渊以及麾下田丰、沮授、戏忠以及张辽诸将商议后,分兵伏于梁东和虎牢关下,趁势剿灭徐荣麾下生力军,并用赵岑的腰牌以瞒天过海之计和曹操兵下虎牢。

    此役,王黎不但一举救下孙坚的江东军主力,甚至也救下了被徐荣生擒的颍川太守李。董卓派遣至虎牢关的西凉大将,除李肃战死沙场外,徐荣、华雄等人悉数被擒,可谓是战功卓著。

    王黎瞥了袁绍一眼,这袁绍果然如历史中那般外宽内忌,这才刚刚打下虎牢就开始嫉妒甚至忌惮自己了,想给自己扣上一个以下犯上的大帽子?

    不过王黎并不打算解释什么,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懂我的,无需解释;不懂我的,何必解释。我又不是你大爷,还要惯着你!王黎伸出手指摇了摇,淡淡的说道:“本初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并非将他们养着,而是要把他们放掉!”

    牛掰盟主斥八方,狗血诗人惊四座!

    一语既出,整个大帐一片安静。在座的诸侯都眼睁睁的看着堂中的王黎,心里不由的冒出这句话来。

    当然,在他们心目中掌控关东联军三十万控弦之士的盟主确实牛掰,清河国相却不是什么诗人。只是王黎的那句话,说的那么的平淡又是那么的狗血,仿佛如诗一般梦幻的让他们不懂其中意境。

    “放掉?王德玉,你疯了吗?”袁绍勃然色变大手猛地一拍,案桌在他的蹂躏下咯吱咯吱的响几乎都快散架了。

    众诸侯也齐齐掉头过来看着王黎,就连曹操、孙坚、李、丁原及公孙瓒等人也面露不解之色。

    济北相鲍信更是猛地拍案而起,指着

    王黎怒喝道:“王德玉,你可知道董贼杀良冒功之时,徐荣、华雄等人就是他手中的长剑?你又可知道徐荣、华雄等人助纣为孽,在京都造下无边的杀孽?

    王德玉,鲍某敬你作战勇猛,又曾京都营救少帝有功于社稷。甚至我们现在坐的虎牢关也是你打下来的。但你切莫得寸进尺,不要以为有了些许军功和名望,就可以肆意妄为纵虎归山!”

    王黎朝帐中的士兵摆了摆手,见徐荣等人已被带出,这才施施然走上前来朝鲍信拱了拱手道:“鲍将军,王某起身行伍,也曾执掌中军数年,虽非穷凶极恶嗜杀成性之人,却也绝非宋襄公那种好名无实假仁假义之徒。

    徐荣、华雄等人率兽食人为虎作伥自取死道,王某自然知晓,也并不否认。但令弟虽因华雄而亡,究根结底却是因其不遵将令擅自进兵所致。

    鲍将军,死者已矣,生者如斯。王某说一句大不敬的话,令弟既已亡故,我等是否更应当为生者考虑?”

    “王德玉,你什么意思?”鲍信怒发冲冠,双手一按从座椅上霍然起身,指着王黎喝道,“你是在说鲍某贪功冒进假公济私吗!”

    “难道不是吗?”鲍信刚刚说完就惹怒了身旁一员大将,孙坚手按腰刀,喝道,“鲍允诚,王国相之言有何不妥?王相国说错了吗?令弟难道不是你派到虎牢关下抢功的吗?”

    “你!”

    “鲍将军稍安勿躁,且容王某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