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九章 镶金木盒(4000)(第2/4页)  曹操喊我去盗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法继续转动“船舵”。
    看样子,这个机关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孙先生,你先歇息一下。”
    吴良走上前去,一边细细查看黑色木棺,一边命杨万里将气喘吁吁的孙业扶到一旁。
    “阁下,这棺材使用梓木打造而成,虽然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但细枝末节的手艺却要比那些竖葬棺更加正统,因此极有可能是祖师爷亲手打制而成。”
    孙业却是已经看过了棺材,强撑着对吴良说道,“阁下若要开棺,请以小人的方法来开,一来可尽量保证棺木不受损害,二来这‘子孙钉’的拔除顺序也还有些讲究,莫要坏了祖师爷的规矩。”
    “子孙钉?”
    听了孙业的话,吴良再仔细去看棺材。
    这才发现面前这口棺材并未使用初秋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三长两短”方式进行捆绑封棺,而是颇为超前的使用了铜钉将棺盖钉了起来。
    不多不少刚好七颗铜钉。
    这倒与后世的“子孙钉”习俗相同,据说这种钉法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这么说起来,难道“子孙钉”的入殓习俗竟也是鲁班最先提出来,并且率先运用到现实中的么?
    这种可能性真不是没有。
    毕竟打制棺材本就属于木工活,而鲁班又是木工的祖师爷,许多延续了上千年的行业规则基本都与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不过这一看,吴良却又发现了一个很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只见这棺材上的七颗铜钉中竟有一枚不知为何此刻只有一半钉入棺盖之中,剩下的一半则相当突兀的露在外面。
    “孙先生,你看这是”
    吴良心中不由的紧张起来。
    这会不会是一个机关,或者难道棺材里面真有什么变故,因此导致这颗铜钉从棺盖之中退了出来?
    这该不会是什么凶兆吧?
    “阁下不必多虑。”
    孙业却是笑了笑,颇为详尽的对吴良说道,“这颗铜钉是故意只钉了一半,这也是祖师爷立下的规矩,他说凡事不能做绝,做绝事恐对子孙不利,所以这入殓下葬之事也该留些分寸,寓意为留几分地给子孙来耕,留‘子孙钉’给子孙来钉,所以最后一颗钉也要故意只钉一半,表示以后还会有人来钉,自然也就是人丁兴旺的意思了。”
    “原来如此”
    吴良听罢微微颔首,心中也轻松了一些。
    这么说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与后世年夜饭要故意留一些剩饭,放鞭炮要故意留上几天再清扫是一个意思。
    吴良觉得后世考古应该也有类似的发现,只不过他所学的那些考古教科书中没有详细说明罢了。
    当然。
    也有可能是他看书的时候忽略了这个细节,再加上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他穿越之前从未参与过任何考古工作,实践经验几乎为零,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摸索的地方还多着呢。
    在孙业的指导下。
    吴良等人终于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开棺工作。
    除了那颗故意留了一半没钉的铜钉,其余的六颗铜钉都钉的很死。
    不过孙业却对这些拔除铜钉的方法了若指掌,使得吴良等人没费什么力气便依次将其取了出来。
    据他所说,这些铜钉亦是由祖师爷设计。
    寻常人若是不知道这种设计的精妙之处,免不了需要耗费不少功夫,甚至得将棺材凿出几个破口才能打开棺盖。
    而祖师爷之所以这么设计,则主要是为了应对一些比较特殊的迁坟需求。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地方流行迁坟的习俗,尤其儒家思想开始风靡之后提倡厚葬,一些家境变化比较大的人家,过上好日子之后便想给先祖迁一处风水宝地。
    一来是为了教自家先祖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