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整军备战(第2/3页)  我在秦国做武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越觉得,燕国之事,不会如他所想,此番就应该将河东给打下来,不给魏人任何的反应机会。

    此刻,咸阳寝宫之中,秦王召集众位国务大臣,就是来商议此事。

    眼下,站在他面前的,正是上将军向寿。

    “齐相田文出使魏、楚、燕三国,宣扬我秦威胁一论,寡人以为,六国形势,将会迎来大变,那我秦攻打河东之事,已是拖延不得了。

    此时攻打河东,不仅能让魏国疲于应对,更是能暂缓六国谋划我秦的步伐,寡人就是要让他们都知道,对寡人的不敬之心,必定会召来我大秦锐士的制裁!”

    秦王这话,霸气斐然。

    召集诸位国务大臣,是为了谋划,更是为了宣告他这个秦王,对这一战的信心,让大秦国务各台府,尽皆开动开起来,准备迎接战争。

    “启禀大王,上将军府对大王所谋之事,已进行严密推演,臣不日就秘密前往宜阳,暗中调动宜阳、洛阳、少梁邑三处大军,对河东进行合围。

    还有,御马司、辎重司、督粮司三司,臣已令他们加紧开动,携大王之令,前往关中各地、汉中各地、河西各地、荆襄两郡各地,整备粮草和辎重,大军后勤之事、调兵之事,俱已在准备之中。

    对于此战领军之人,臣与战略司已有过商议,举荐荆州都督白起为主将,宜阳都督魏冉为副将,此二人已在河西督军,熟悉大军,也知河东之事,以洛阳都督冯章,坐拥中央,乃观其变,坚守三阳制敌之略,震慑韩魏之王。”

    作为大秦的上将军,向寿对这三位都督,都是有着足够的了解,这要是换做以前,他肯定会举荐自己,亲自为大王出兵,但现在秦国上下,是人才济济,年轻的将军们,更是要胜过他不少,他还是做好这统筹全局之事就可以了。

    魏国大军,虽无当年武卒之威,但也俱是精锐之师,可不是他当年所平定的巴蜀大军,能比的,巴蜀乃是反贼,纵然给他们一倍的人数,也不能和魏国大军相抗也。

    人人都说,这些年魏国衰弱了,但实际上的这种衰弱,和以前的魏国相比较,只是少了武卒罢了,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魏国还是三晋之首。

    白起都督,秦国用兵之最,无人可敌,若说秦国拔城善战者,非都督白起也,其后魏冉,善于谋划,善于整军,其眼光独到,由他做白起的副将,定能配合得当。

    三阳制敌长廊,乃秦国东出战略之大计,这大计之要,皆在洛阳,洛阳有坐拥中原,震慑大梁和新郑之威,还是抗击六国大军的桥头堡,无论如何,洛阳都不能有乱。

    都督冯章,不仅是秦王信任的人,更是在此处经营最久的人,向寿这样谋划,也是上将军府战略司所有幕府的商议。

    秦王颔首。

    “上将军所言,正是寡人所思,这样三大都督,也能各自发挥其长也!”

    战备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善,那接下来,还要看看治户台,督粮司也只能去督办粮草,要是没有粮草,又如何去督办呢,所以征粮的主力,还是治户台。

    “启禀大王,臣也已派遣我治户台吏,奔赴各地,为大军征粮,还有这几年,洛阳无战事,库中存粮,也足以应对大军一年之需,除此粮草之外,大军所经沿途,也都设立粮站,粮道,确保我锐士所到之处,皆有粮草。”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士气,这自不必说了,但除了这士气之外,那最重要的,就必定是粮草了。

    尤其是动则十万人的大军团作战,调度和后勤,同等的重要。

    “好,我秦上下,已是大军整备,粮草整备,如今,就只需等外交台的消息了,外交令此人,做事自是周全,寡人算着时日,在这五日之内,必定会有消息传来。

    对魏河东一战,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