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孟尝君(三)(第1/3页)  我在秦国做武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田文自以为这计策,足够完美,没想到周侯欢这次听完,就不只是面色凝重这么简单了,只见他直接摇头。

    这是在否决吗,哪里出了纰漏?

    田文顿时满是疑惑。

    “不知道先生这是何意?”

    周侯欢也不着急,他揭帘子看了一眼外面,还未到驿馆,这路还远着哩,足够他说了。

    “相国之策,能弱秦,能平乱,更是借力打力,可为我齐之国策也,但相国却少算了一件事情,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会让相国这趟出使无功而返,这便是秦王也,相国所不知的,乃是秦王之志!”

    不知秦王?

    这话让田文纳闷了。

    尤其是这几年来,他没少在秦国身上下功夫,怎么到头来,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说他不了解秦王,这有点儿像是无稽之谈了。

    要是别人在他面前这样说,他只会听一听,其后一笑了之,但这话出自周侯欢之口,还是值得他深思的。

    “此话何解?”

    悠悠了半晌,田文不明,就只得请教。

    “要说起这秦王之志,那就与这天下有关系了,自大夏以来,一直到春秋,这天下还是秉承禹王之井田,自大周以来,一直到春秋,还是继以周公之分封,历经千年,都未曾有大变。

    那这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呢,乃是春秋之后,三家分晋以来,诸国变法,行郡县制,取消分封,取缔井田,说明大势变,大礼也要变也,而这其中,又以秦国为甚。

    到了这代秦王身上,更是秉承三代变法之烈,革天下之新,以为儒家孟轲为教化之人,设治礼台,至此,秦国儒家为表,法家为里,百家共鸣,中枢国务府总领朝政,地方郡国并行,已经开创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礼法。

    此礼法,集夏商周三朝之大成,博取天下百家之精要,昔年禹王分九州,行井田,立夏礼,武王分封天下,周公制定周礼,都不及此礼法也,如此大费周章,攒这千秋之功,何也?

    全因秦王压根就没有想过独霸,他只想到了,以后这天下就只有一国,那便是秦国,秦国之下,再无分封,只有郡县,再无周礼,只有秦律。

    来此四年,也看了四年,秦王所做种种,无不都是在昭示此志也,只要将秦王放到这个位置上,那相国一切也就能想得明白了!”

    或许连嬴荡都没有想到,普天之下,还有一个这么了解他的人,要是他知道这人是周侯欢,又会如何呢?

    经过了周侯欢的提醒,田文像是明白了什么,开始沉思。

    普天之下,都是郡县,不再有分封,这怎么可能,可再一细思,秦国这些年来,除了一个夷陵君和止戈君,是并未有过任何封君之事,就算是这些被封君的公子,其权力也很小,这样看起来,事情是有可能的。

    齐国历代君臣之心,皆是在于称霸天下,最高的目标,也不过就是像天子一样威风,让天下诸国来朝,有当年周武王的荣光,就足够了,这样的目标,比之秦国,的确是略输一筹。

    秦国要想做到这些,就须得将天下七国逐一覆灭,虽然这听起来好像很远,可秦王真要是这样做的话,那他现在的对手,就只有一个齐国了。

    这么一想,田文倒是想明白了。

    “先生是说,秦王的着眼点,在于天下,而不是一郡甚至一国之失,方今天下,齐秦最强,要争夺天下,那我齐国必定是秦王最大的阻力。

    当年扣押公子地,便是秦王想方设法弱我齐国之策,既然秦王目的是弱齐,那我这计策,必是不能说服秦王了,是也不是?”

    周侯欢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这位齐国相国,还是和他想象中的一样聪明,一样的机敏过人,稍加提醒,就能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