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国策(四)(第2/2页)  我在秦国做武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荡铺垫了这么多,说了这么久,终于将这第一步战略制定下来了。

    孟贲领卫士,向寿拜上将军,从此以后,他就是回到咸阳,也绝对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况且洛邑之地,要有一支效忠他的大军。

    于里于外,都有好处,日后,秦军定将扎根中原,步步蚕食诸国。

    “大王立国务府,日后所有大事,皆由国务府处理,后再呈报大王,臣以为,此举甚妙,国务府四人,臣乃左相,樗里疾为右相,向寿拜上将军,若是调司马错入中枢,那该当何职?”

    甘茂又问,这些,嬴荡早已想过。

    秦始皇时,创立了监察制度,设立御史台。

    掌管御史台的官吏,名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有监察天下的职权,可直接向皇帝禀告。

    到了唐代的时候,监察的权利越来越大,甚至还有了司法权,这大理寺就是监察权利的延伸。当时,大理寺不仅可以审问,查案,甚至还有大理寺牢房。

    嬴荡所要的,就是这样一处机构。

    洛邑举鼎之后,他有感于这个时代贵族权力实在太大,必须要制衡,而能够制衡贵族的,除了让其产生新贵族外,还有就是做到监察,那这御史台,就非常有必要了。

    “秦土辽阔,臣子众多,黔首百万,大军浩浩,天下万事,皆有其法,何为法,约也,何为约,能正德行,能正人心,能强国力,能强三军,此为约也。

    有约则必行之,若是行之不通,则形同虚设,如此,有法等同于无法也,有约等于无约也。

    民犯错,有官监察,若是小官犯错,则有大官约之,大官失职,国务府约之,然大秦官吏,何止千数,如此以小制大,岂能管束的过来。

    今,寡人设御史台一府,专替寡人行监察天下之责,御史不约民,只约官,不约黔首,只约贵族,中枢设御史台,各郡设御史吏,巡查天下,为大秦守好这片疆土。

    御史们不管天下之事,只问天下之错,不行治理天下之权,却能直陈天下之弊,诸位以为如何?”

    刚才朝堂变法,就足以让人惊讶了,现在这御史台,更是不亚于一颗炸弹。

    不约民,只约官,这怎么听来听去,像是冲着贵族们去的。

    别说是甘茂和樗里疾,就是秦王的忠臣,向寿也有些惊讶。

    大王的想法,非常人所能思也!

    这御史台令一职,嬴荡本计划是由向寿担任,既然甘茂举荐了他做上将军,那就留给司马错吧。

    堂堂一府,从无到有,要组建起来也不容易,而且一切都需得以秦法为依据,嬴荡心中,最能胜任这御史令的,该是法家弟子才对。

    虽司马错所学并非法家,但为人好学,曾不学兵事,却能用兵如神,而且为人忠心,也足以担此重任,就是没有提前和他通上气,不知道司马错何想?

    嬴荡看他时候,他正埋头苦思。

    今日,寡人就先将种子都种下,等到明日,自会慢慢成长起来。

    秦国若想横扫天下,就必须得改制,不过这是一件大事,欲速则不达,况且他这个秦王现在还做不到独断乾坤,所有的事情,就只能一点点的来了。

    朝堂变法的过程,就是秦王收回权利的过程。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