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一章 议定迁都(第2/3页)  康定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完颜康想了想:“这一副担子要彻底卸下,总得等小平安他们长大。不过咱们可以先搬到南边去,不用冬日如此苦寒。”

    黄蓉兴奋起来:“康哥,你是打算迁都?”

    迁都之举,在完颜康心中已经酝酿了两年,如今天下大定,也该正式提上日程了。

    回到中都稍歇两日之后,完颜康通知国务院和部委大臣议事。虽然国中事务基本由国务院和各部处置,但完颜康离京大半年,依旧积下不少需要他亲自核定之事。

    完颜康核定诸事后,咳嗽了一声:“我有一件要事,与诸位相商。”

    徐道胜等人见他忽然郑重起来,都正襟危坐:“陛下请讲。”

    完颜康抛出迁都的想法,看看众人有何反应。他预着可能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心里已经想好了无数应对之词。

    哪知一众大臣,居然多半同意!

    这让完颜康准备好的满肚子说辞,一时无处施展。

    在大军攻宋后,国务院逐步派出官员南下,徐道胜等人就发觉,中都的地理位置太靠北边,交通十分不便。建康、江陵等长江沿线州府,飞马上报重要政务,单程都要费上五六天的功夫,国务院审批回复,一来一去费了半月光景。

    在原有金国的版图上,中都还勉强能算地处中枢,如今宋国偌大领土彻底并入大金,再以中都为京城,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为此,徐道胜等人,已经私下讨论过几次迁都之事。就算完颜康不提,徐道胜也要择机提出迁都之议。

    完颜康听得如此,不觉哑然失笑,迁都这个议案既然无人反对,那剩下的便是选定新的都城了。

    摆在众人面前的,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西安,二是开封。

    西安自周文王时,就被定为都城,秦、汉、隋、唐均以此地为都,充分说明了其地理位置的优越。

    开封自夏朝定都此地,之后一直为诸朝重镇,宋朝立国时定之为都城。金国夺取开封之后,海陵王完颜亮定开封为陪都。时至今日,开封的规模和人口,在原金国领土城镇中,仅次于中都。

    完颜康先不表态,让众人各自发表意见。

    众大臣一一发言,最终选西安和开封之人,各占半数。

    选西安之人,均因西安地利突出,既有函谷关等险要可守,又接近陇蜀的沃野千里,北边更接草原,在如今金国的版图上恰好居于中央位置,便于四方来朝。

    选开封之人,

    则以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周边出产就足以供应京中粮草,无需劳动全国。而且开封靠近黄河和通济渠,便于四方通过水路运输、来往。

    选西安一派听说开封靠近黄河水路便利,便据此反驳,开封地势太低,十余年前已因黄河决堤损失惨重。

    选开封一派当然不认同,称道开封决堤不过千年一遇,无需多虑,若是定都于此,国家自当加大力度疏浚河道。而凭借大金如今的军力和国策,守卫京城何需凭山川之险。

    两派争执不定,最后完颜康一锤定音。

    迁都开封!

    完颜康选定开封,主要基于三个理由。

    开封靠近黄河,通航便利,既有利于四方运输来往,更利于日后拓海大政。

    完颜康在开封犯下大错,为警醒后来者,他在开封兴建英烈园。在他设想当中,迁都开封以后,他要将每年拜祭英烈园列为皇帝必行之事,从而警醒后世。

    众人以为开封决堤,不过千年一遇。但完颜康知道,在原有时空的历史长河当中,黄河在开封境内决堤数百次,开封十数次被洪水围困,数次遭受灭顶之灾,黄河河道都因此发生数次大变迁。

    开封一带黄河决堤,是因为黄河在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