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一章 尚书令的重要性(第3/4页)  孤才不要做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很多。想要在这方面进步,多打打猎就好了。去年你不在,朕想秋猎都没心情。今年你怎么也要跟朕回长安了吧,赶得快,咱们还能来一场秋猎。”

    令李世民意外的是,李承乾却摇了摇头。

    “父皇,今年儿臣还不准备回去,而是想要到岭南去看看。岭南虽然表面臣服,但是,一旦中原有什么风吹草动,没准儿冯盎这个老家伙都不会坐以待毙。想要让岭南真正顺服,咱们大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听到李承乾是为了大唐着想,李世民扬起来的手才没有打下来。皱紧眉头,李世民怒道:“就算你不是去玩的,可你一个太子不在东宫好好呆着,到处乱窜什么?知不知道,你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朝中已经有些人略有微词了。岭南那个地方,朕都不敢派人多加触动,你跑去干嘛?”

    看了看李世民那依旧没放下来的手,李承乾知道,如果自己接下来的发言不让他满意,这一巴掌无论如何也逃不过去了。去岭南,除了玩还能是为了什么?得亏自己扯出大义当遮羞布,不然让这混蛋皇帝听到本来的想法,岂不是得被打死?

    不再盯着龙蹄子,李承乾肃然道:“其实儿臣自知也没办法在短时间里就有所建树,之所以跑这一次,还是为了资格,一个能正式进入朝堂,担任尚书令的资格。您虽然是皇帝,任何官职都是您说了算,但是,让儿臣担任尚书令,还是一入主朝堂就担任尚书令,朝中肯定会有人有所异议的。

    再说这个官职,以前是您的,自从您当上皇帝以来,就没有再任职,儿臣身为太子,子承父业自然不算什么,但是,您让这段时间以来对尚书令垂涎三尺却不敢伸手的人如何看?难道这个本来是朝中的职位,变成咱们皇家专属的?所以啊,儿臣的建议是,有儿臣这个缓冲在,以后再给别人任职,也方便了很多不是?”

    李世民扬起来的手收了起来,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他还是知道的,也知道自己给太子直接任命尚书令有点一步登天的感觉。不过....

    “你去岭南朕准了,但是,尚书令这个职位,还是废弃的比较好,现在朝廷的局势朕很满意,多出一个尚书令,相当于多出一个宰相,多出一个权威甚重的人来,还不知道会对朝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啊!”

    “儿臣不这么看,事实上,您对天下军州的安排,就有互相竞争、互相监督、提防的含义在内。可是到了朝堂中,怎么就变了样子?其实就儿臣看来,中书、尚书、门下三省互相监督、互相配合才是最好的。只有中书门下,实在是不妥。您或许身在其中不知情,您不觉得您作为皇帝,却对朝堂掺和的太多了吗?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将自己放在仲裁者的位置上,才能成为合格的皇帝,这可是您给儿臣上的课啊!”

    “这个....”

    听到李承乾的分析,李世民顿时恍然大悟,确实如此啊,尚书令多出来还真是很有作用的。当初他担任过尚书令,而且因为尚书令的位高权重,他当上皇帝以后下意识的把这个职位给废弃了,而朝臣们也怕逾越,不敢再提尚书令的存在。

    如果多一个尚书令,三省互相监督制约,才是最好的格局。现在也就是门下的魏征、中书的房玄龄很是敬业,才相安无事。毕竟,尚书令虽然没有了,但是他这个皇帝其实就是尚书令。真要背锅的时候,还真是他这个皇帝首当其冲。这跟帝王学是相悖了,谁都可以错,皇帝不能错啊!

    想了好半天,一直到太阳光出来的时候,李世民才从思考中挣扎出来。他本来就是一个擅于权谋的人,有李承乾的点醒,顿时想清楚了事情。

    欣慰的笑了笑,李世民此刻的样子很是怪异,大概就是那种看到儿子终于长大了的样子。

    “很好,你这话说得朕茅塞顿开啊,也罢,你就去吧,不过,亲率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