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八章 规划(第2/4页)  孤才不要做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解其中的门道:

    “首先,开发的工作可以全部托付给商人,但是不能撒胡椒面一样的找太多的商人,有数的几个大商人,要占据足够的地域,零散的地方才能交给小商人。这样一来,若是问责,会方便很多。”

    “其次,开发会投入大量的金钱,有些商人甚至需要将身家都投入进去,有投入没有产出,可就对不起人家了。但是这个产出也是有年限的,三十年,五十年,视其投入力度而定,给他们这个年限的经营权,是他们开发的区域,他们可以支配,但是经营期限过去以后,他们必须把土地交还给朝廷,孤相信,没人敢跟朝廷争利吧。”

    “第三,就是驾驭的问题了。虽说你是个招商引资的穷刺史,但是不能反过来被人牵着鼻子走。不论如何,兖州的规矩。制度,要你这个刺史主导,要是你收受贿赂做一些什么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脑袋无论如何都保不住的。而若是在你兖州境内,商人占据了主导地位,让官面的话语权受到损害,就算百姓好过起来了,兖州繁荣了,你还是收获不到功绩,只会有问责....”

    李承乾每说一句,方宇都会做出速记,他很清楚,太子这番话绝对超过官面奏折上的批复了。好多门道、后续的影响,一桩桩一件件给他抽丝剥茧的讲清楚,是师生情谊起到了效果。

    “最后,就是兖州开发以后,需要如何发展了。当初你们毕业的时候走南闯北,对大唐的1全貌虽有窥探,却不够清晰,这也是遗憾。不过,这样的眼界,已经足够你们做出一些适宜的决断了。现在,你来告诉孤,你准备怎么发展兖州,孤来帮你把把关。”

    听到这个,方宇大喜,急忙从家仆捧着的盒子里拿出自己的计划书,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太子。攫欝攫

    翻开方宇的计划书,李承乾并没有多么震惊。苦心人,天不负,方宇这一年来的辛苦,不是作假,那么老天爷也会理所应当的回报给他点什么。

    大唐重中之重的就是农业,兖州发展归发展,农业是最先要捡起来的重要项目。兖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导致其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茵陈、草决明、苍耳子、栝蒌、丝瓜络、大蓟、蒲公英、白茅、天花粉、香附、蛇床、地丁、王不留、北柴胡、桑白皮等,都很适合在兖州种植。

    学院出身的方宇很清楚,伴随着医学院的发展,今后各地的药材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场景。指望在深山大川里面挖药材,还是直接考虑种植比较合适。

    此外,棉花对于好多山东百姓而言已经不是稀奇东西了。因为兵部户部同时看重的原因,再加上条件的适合,山东之地的官员几乎是半强硬的推广棉花的种植。兖州同属山东境内,也很适合种植棉花。棉花加上药材,就是兖州未来主要发展的作物。

    当然,重中之重的还是粮食类作物,农学院最新的水稻,还没实验出结果,就已经被方宇盯上了。学院里交游广阔的他,跟学弟保持一点联系,并不困难。

    至于商业,兖州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会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沂水、黄河、运河,身处这些地方的交界处,兖州能够在水运方面变成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管是往东沿着黄河入海,还是往西前往长安等地,南下进入江南,都可以。另外,水陆不分家,水运发达的地方,陆运一定也能发展起来。至少在兖州境内,方宇已经粗略规划好了好几条官路。

    这就很不错,到底是学院出来的,别的官员以为的异想天开,在他们的眼中反而是规划。画一张惊人的规划图,用不着完全的实现,只要把其中的大部分都变成现实,本身就是惊人的。相比较之下,东一榔头洗一棒锤的瞎干,效率绝对是比不上有规划的进行。

    点点头,点点头,一直到最后一张,翻开以后却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李承乾才皱起了眉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