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一章 国债(第2/4页)  孤才不要做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要解开,就要用非常的手段,毫无疑问,国债的出现,会影响朝廷的声誉,但是跟别的做法比起来,国债,毫无疑问要坦荡的多。

    听了太子的一番话,朝臣们都沉默起来。

    好家伙,朝廷跟百姓借钱啊!多么掉面子的事情,不过,这也是现阶段最好的办法了。剩下的,就是皇帝能不能放下面子的问题。说到底,赈灾济民是朝廷的天职,这一关无论如何也逃不过去的。

    御座之上的李世民也很惊讶,但是毫不犹豫的点了头:“可以,国债这个思路很不错,虽说这么做对朝廷而言有点丢脸,但是却坦坦荡荡,比打肿脸充胖子要好得多。也罢,也让咱们的百姓知道,咱们朝廷也有乏力的时候,也有需要百姓们帮助的时候。无忌,既然太子提出了国债,你们户部就跟银行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发放国债吧。取到足够的钱粮以后,务必尽快开始对江淮地区的赈灾!”、

    长孙无忌躬身领命,朝臣们也松了一口气。不管是什么办法,只要拿出办法就好。

    下了朝,长孙无忌跟在李承乾的身后无奈道:“谁曾想国库也有彻底空虚,不得不跟百姓妥协的时候啊。吐谷浑虽然丢失了大量的国土,但是因为国内的灾难,段志玄的努力都变成了无用功。算起来,这一次的出战,也不过是拓土百里而已啊。”

    “樊国公已经尽力了,孤听闻,后期没有粮草的供应时,他们依靠吐谷浑的畜牧又撑了好久,直到陇右受灾的消息传递过来,才彻底撤兵。为了掩饰朝廷的窘迫,还不得不背锅,真是苦了他啊。”

    当初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李承乾还在疑惑为何段志玄会放过吐谷浑的人。这个时期,唐军战力堪称无双,打得吐谷浑节节败退,到距离青海湖三十余里时,吐谷浑驱赶着牧马逃走,段志玄拥马不前,才导致了吐谷浑主力逃出生天。

    段志玄是将军,大唐的将军从来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导致段志玄撤兵的,必然是国内的灾难啊。李承乾甚至有理由相信,朝廷如果放任陇右地区不管的话,这场战争根本用不着李靖等人接手。

    银行的总行很容易找,西市临街门脸最大的一家就是。

    经过最初的试探期以后,银行得到了所有商人的喜爱。特别是长安的银行,因为位于都城,还在西市附近的原因,几乎每天都是人满为患。

    国债的相关说明,李承乾已经准备好,长孙无忌和张围二人也已经习惯了看说明书。

    读完说明以后,长孙无忌才郁闷道:“比起纯利息而言,国债的利息足足多了三成,殿下,这是不是太高了?”

    端着茶杯,李承乾摇摇头说:“不高,想要吸引到足够多的人购买国债,诱惑得充足才行。这一次东宫和内务府不走国债的流程,投入多少到时候户部还多少就成。”

    你还想着把钱拿回来啊!

    长孙无忌很想吐槽一下,但是不得不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国库的钱跟皇家的钱,到底还是有区别的,东宫肯不计后果的供应户部,已经是很难得了。

    “下官这就准备张贴告示。”

    看明白国债的流程后,张围就走了出去。如今学院的印书坊在西市街面上也盘了好大一块地,因为靠近的原因,好多事情都便利的很。

    国债的公告,加上户部和太子的印鉴以后,很快就张贴到了两处银行的对面。

    惶惶不安的长孙无忌本来以为朝廷会收获大量的质疑声,可是出人意外的是,公告的内容虽然扩散开来了,可是却并没有引起百姓的反感。正相反,第二天一大早,银行刚开门工作,前来购买国债的商人就络绎不绝的出现。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不止长孙无忌震惊了,就连皇帝也震惊的不行,专门换了一身衣服,押着李承乾一起出宫到现场看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