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战(第2/3页)  孤才不要做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列军士看到太子怒气冲冲的模样,立刻把头偏到一边,装作看不见。

    一脚踹开帐篷的门帘,脸还没进去就大吼:“柴总管,孤要问问,你们这些混蛋只知道打仗,到底有没有考虑过伤兵营的负载能力?别路大军的军医都是摆设?为什么总是往这里送?”

    面对打上门来的太子,柴绍也是无可奈何。

    放下笔,站起来,柴绍为难道:“别路大军虽然也有军医,可是他们要随时动身,参与战斗。伤兵岂是能带着打仗的?所以那些军医也就做一下处理,然后把伤兵送到丰府来了。相比较之下,咱们丰府的战事要少很多,而且得知咱们这组织了伤兵营后,大总管下令,丰府军队,不必游走边境线,只需要迎击就好。”

    发了火才发现是发错了,可李承乾却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算是这样,你也不应该一个士兵都不往伤兵营送啊,孤的两千禁军,都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加入伤兵营了,依旧不够用。而你还总是带兵出战,更添伤员。再不往伤兵营调兵,伤兵就要顾不过来了!”

    柴绍叹了一口气,他也没想过自己这边会成为伤员的接收地。有太子和孙思邈在,伤兵营神迹一般的存活率,对周围几路的将帅,吸引力太大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既然自己麾下的伤兵有很大的存活可能,再远都要送过来。

    只是,分出人手照顾伤兵,他用来作战的士卒就不够了,整路大军上下的功劳,都需要突厥人的人头。不作战,拿什么来立军功?

    看出了柴绍的迷茫,李承乾却并没有怒上加怒。要说柴绍馋军功而不顾士卒,那是扯淡,每回作战归来,哪怕累的随时都会倒地,这家伙也会在睡前巡视一遍伤兵营。

    “姑父,您看这样如何?我写一封信给父皇,今后咱们金河道和畅武道的军队,就用来收纳伤员,用治疗的结果,换取军功,救自己人的性命,跟杀敌,一般无二吧!”

    柴绍奇怪的看了太子一眼,“姑父”的这个称谓,说明他是以侄子辈的身份提出这个建议的。成就罢了,不成也能直接拒绝。

    不过想一想,似乎,还真的挺诱人的。

    以往并没有用这个作为军功的,可是以往的伤兵营,那也没这次厉害啊!

    李承乾的提议,让柴绍忍不住的心痒痒起来。

    走过来,走过去。

    在大帐里来回踱步几个来回后,柴绍才点下了头:“可以!你写信试一试吧,不走公文,就以家书的形式询问陛下。如果准了,老夫就是在丰府龟缩,只要能救下这么多的性命,又何惜名声!”

    面对这个回答,李承乾也不由得躬身给柴绍行礼。

    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天马行空,如果不是真的怜惜士兵性命,柴绍大可把他赶出去。他有这个权利!行军总管在大唐可是一份荣耀般的官职,就算皇帝亲征,犯了错,也有资格训斥。

    回到自己的帐篷,李承乾毫不犹豫的提笔就写家书。重中之重的就是强调自己在丰府很安全,还解释了到这边来的原因。否则,会连累到张赟他们。

    信一共写了三份,交给三个信使送。

    隆冬季节送信,还是急信,信使的安全性没办法保证,就算三封信没一个送回去,都是有可能的。

    在长安的回信到来之前,柴绍依旧会带兵出征。

    不过好在李靖那边也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各路大军都安定了下来,伤员不再络绎不绝的往丰府送。

    如今颉利周边,特别是靠近大唐一侧的牧民大多被清绞,大冬天的,他们只能不清谁对谁错吧!”

    知道老道这个修道之人在战场上会有这样的感慨,所以李承乾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当然,这也是他劝服自己的理由。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您一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