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问诘(第3/4页)  孤才不要做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归你统领,没有问题吧!”

    不顾垂落的披风,何寿立刻拱手弯腰道:“愿为殿下分忧!”

    他听出来了,太子明显是要帮他一把,主持这件事,可比他当县令能获得的功绩高出太多。更何况,三千士卒归他统领,这已经不是欣赏了,而是宠信级别的嘱托。

    伸手把何寿扶起来,李承乾立刻就吩咐侍卫送自己回长安。

    五姓七望家主秘密进入长安的消息,也被耿不曲写到了情报里面。如此蹑手蹑脚的行为,可不是世家大族族长该干的事儿。可以猜想,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石破天惊一般的出现,然后直接给皇帝施压。大灾之前,就算皇帝再怎么有理,也驳辩不过他们。

    途径城内的粮店,还能看到粮商们得意无比的嘴脸。

    这群蠢蛋啊,灾难财拿着也不觉得烫手?想想渭水北岸的大粮仓,李承乾就对他们充满了同情。

    只要那些粮食开始散发,或者投入市场,这些准备囤货居奇的家伙,立刻就会破产。

    五百侍卫,在把太子送到皇宫后,就返回了万年县。如今蝗灾刚来,百姓们捕捉蝗虫轻而易举,遇到蝗虫扎堆的地方,基本只要展开口袋一收,就满了。这么多的蝗虫,需要的粮食也很多。运粮的马车一遍遍的驱赶,只能勉强跟上换粮的速度。

    太极门后,太极殿前,就是官员们的办公区。左面是中书省,右面是门下省。不管是中书还是门下,都忙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红翎急使往来络绎不绝,带来各个州府的奏报,通篇都是一个“惨”字可以概括的。

    在人还没有彻底征服环境的时候,虫患不是一次两次,可是像这次噩梦一般的蝗灾,还真是没有经历过。

    莫说农田里的秧苗,就是树叶,都没有逃脱蝗虫的嘴,人们除了家里的粮食外,出了门,除了野菜根,根本找不到一点吃的。

    也不换回太子的袍服,就穿着一身脏乱的麻衣,走向立政殿。

    不出所料,此时的立政殿完全没有平日朝会时的安静,明明站在殿外,都能听到里面嘈杂的争吵声。

    看样子五姓七望已经展开行动了啊!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李承乾就要进去。

    在查看唐朝历史的时候,他就对这七个超然的家族很好奇,如今既然有机会亲自见到,哪能不看看。

    殿门是打开着的,李承乾刚要进去,迎面走出来的人就扯住了他的胳膊,拽着往外走。

    出来的是长孙无忌。

    边擦着脸,长孙无忌边说:“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还不赶紧回去。如果是平日的朝堂,就算你还小,进来看看、学学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今天,还是不要往前凑合了。”

    长孙无忌脸上的唾沫星子很多,甚至还有一团大的。看样子,五姓派出来的都是大人物啊,否则,以长孙无忌的身份,怎么可能被人吐口水,还只能拿脸接着。

    不动声色的把胳膊抽出来,李承乾疑惑的问道:“舅舅,既然里面吵得这么凶,您怎么出来了?难道....难道要找李师出马?”

    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么一个可能了。五姓七望能够在朝堂上胡来,估计是动用了家里的老人。大唐律令规定,人过八十,便溺无忌也。就是说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不管在哪儿拉粑粑都是可以的,哪怕是朝堂。

    如果五姓真的出动了八十岁以上的大人物,恐怕也只有李纲够资格应对了。

    不过,李承乾可不打算把老先生带过来,相骂无好口,真的把老先生气出个好歹来,绝对是得不偿失。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陛下说了,五姓这一次对朝堂问诘,各家不得向外求援,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老夫出来不是去求援的。”

    “那您出来干什么?”

    李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