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河版《重案六组》(二合一)(第1/4页)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山河新上的这两个项目,左乐本人主要关注的是《重案六组》。

    而《卫生队的故事2》,既有第一部的基础打底,又可以蹭姊妹篇《炊事班的故事》的热度。

    就算原班人马有所缺失,成绩可能会下降,但也不会差到哪去。

    并且,因为《卫生队的故事2》导演薛君本身就是第一部的导演之一,不存在什么导演更换,导致续集风格剧情和前作不搭崩盘的风险。

    所以,《卫生队的故事2》上限不好说,但下限却相当高。

    也正因如此,左乐并没有把太多精力放在这部剧上,而是让山河影业的制作部主抓。

    制作部负责人明言亲自挂名《卫生队的故事2》监制,并派了正副两个制片人跟组。

    这也是左乐为探索将来山河影业影视制作运行模式做的一个新尝试。

    随着山河影业整个基本盘日益扩大,山河不可能仅仅只围绕着左乐自己执导的一家剧组去工作。

    在山河不断立项新剧的背景下,公司制作部也开始逐步转向系统化,山河影视制作流程专业趋势,势在必行。

    根据左乐的设想,未来山河立项一部影视,职责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容创作,一部分是财务资金方面。

    内容创作由导演主抓,财务方面则由制片人负责,同时,两者都归制作部督管监察。

    说白了,这个运行模式还是搞地方和中央那一套。

    把一个剧组分成了导演和制片人两方势力,导演管拍摄,制片人管钱,双方平衡辖制,但上面还放着一个制作部在监督。

    三权分立,尽可能大限度上保证公司的利益。

    《卫生队的故事2》就算是这个模式的第一个试点。

    如果可行,以后山河再立项,都按照这个模式运行,包括左乐自己的筹备的剧组也是如此。

    当然,到时制片人和制作部敢不敢怼老板就不好说了。

    这也是这个运行模式的一大弊端,那就是有左乐和高新建这两个bug。

    左乐不必多说,作为老板兼公司台柱子,他的剧组,就是天天往死里作,制片人和制作部也不敢多吭一声。

    而高新建作为公司元老,和制作部老大明言是山河成立之初左乐手下唯二的大将。

    资历深厚不说,关键高新建手上还握有《家有儿女》这个大ip,并且和大部分的山河艺人关系亲近,人脉广泛。

    高新建当导演,公司根本没有制片人敢和他炸刺,哪怕是制作部,也就只有老大明言能和他掰扯两句。

    所以这个模式是很难套用左和高身上的大。

    反倒是孔胜和薛君,这俩算是山河新人,腰板不足,制片人们能和他们平等共事,制作部也压得住他们。

    关于这个弊端,左乐心里是有数的,但也没在意。

    这个模式本质是为了以后山河扩大,导演增多,大规模立项新剧才试推行的,只要合适大部分的剧组和导演就行,少许有一两条“漏网之鱼”,无碍大局。

    实在不行,还可以让明言这个制作部老大亲自上阵,或者他这个老板出面。

    …………

    《卫生队的故事2》去搞试点,《重案六组》暂时由左乐本人亲自盯。

    左乐对这部剧很重视,因为这是山河第一部非他导演的独立新ip。

    而在此之前,山河其他导演拍的电视剧都和左乐牵扯极深。

    高新建的《家有儿女》二三部是接的左乐《家有儿女1》续集,薛君的《卫生队的故事》是左乐《炊事班的故事》的姊妹篇。

    可以说这两个系列的成功,或多或少都沾了左乐作品的光。

    而这回这个《重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