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八章 密议之下见分歧(第1/3页)  唐朝第一道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情太大,李世民不得不召集房玄龄等人一起过来。

    有着众多的文臣在其中,这事都如一场朝议了。

    只不过,这其中却是没有钟文的身影。

    此时的钟文,正在计划着何时返回利州去,对于朝廷的事情,钟文可没那心情去过问。

    再者,他就一个利州刺史之职,论资格也没有啊。

    “小文,你也不要这么着急,外面还下着雪呢,估计等雪化了,那得一个月了。”钟木根瞧着一通忙活的钟文,实在搞懂自己的这个儿子为何准备把他们送回利州。

    在长安多好啊。

    对于见识了长安城的繁华,钟木根可不想太早的返回家中去。

    或许,对于钟木根来说,新的世界已然开始向他打开大门。

    “阿爹,师傅还在观中,我们要是不回去,总不能留下师傅他老人家在观里待着吧?”钟文心系自己的师傅。

    在外过年也就算了,总不能长年待在外面吧。

    况且,自己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要安排。

    虽说钟文早已是在年前就已是把利州今年的事情安排下去了,但毕竟有关利州食盐的事情,自己要是不在,他真怕有些人在其中动手脚。

    这可不是小事情,而是有关食盐,有关利州几十万的百姓。

    “哥,我不想回去。”小花一脸恳求的神色,走近钟文。

    “回,怎么不回,在长安是不是野惯了?”秀瞧着小花如此的模样,大声的训斥道。

    一连数日,一直过了元宵节。

    天空的雪也已不再下了,地上的积雪,也渐渐开始融化。

    县侯府的事情,基本已经都交待好了,只待所有积雪全部化去,钟文就得带着一家人返回龙泉村去了。

    长安,虽说是唐国的京都。

    但对于钟文来说,那只不过是京都,并非自己的家。

    这些日子以来,钟木根虽也留念长安,但也知道,长安必尽是长安,他大字不识一个的佃户,着实融入不了这些勋贵们的圈子当中。

    某日,李世民再一次的召集了众武将,以及一些文臣,再一次的议起他们所谋之事来。

    “圣上,此事甚大,现如今国库空虚,粮食产量又低,如真要发兵前往扶桑,那必将劳民伤财,圣上,臣建议此事暂缓数年再议。”魏徵的这个想法,早就有了。

    只不过,他真心不想打击众人。

    钱是个好东西,可也得要看情况不是。

    就当下的情况来说,还真就如魏徵所言,国库也确实空虚,粮草也不多,西域那边每年所耗费的钱粮,那是一个大数。

    “魏老儿,暂缓数年?数年后你估计都坟头上长草了,还暂缓数年,都议到这个份上了,还暂缓。”尉迟敬德却是反击着魏徵的这个建议。

    李世民把魏徵拉进这个密圈,着实不是好事。

    可毕竟魏徵是侍中,无论如何他也得知道这其中的事情。

    李世民对于魏徵也是头疼,只得压了压手,示意二人莫要再争了,随即问向房玄龄,“房爱卿,你觉得该如何?”

    杜如晦死了之后,能帮着他李世民出主意的,无非就是房玄龄了。

    “粮草到还好说,可这船只却是问题最大之处,集我国上下的船只,想要横渡千里之远的大海,这无亦是一场艰苦的跋涉,如遇上大风大浪,那必将损失惨重,我到是觉得,此事即是钟少保所提,为何不让钟少保过来说一说他的意见呢?”房玄龄的想法,也偏向于魏徵,不易大动。

    不过,他却是把钟文给拉了进来。

    李世民一听之下,心中也在想钟文即然能把此事告诉他,想来必然也是有其好的主意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